1 |
苞宗渝,陈军,杨小芸,容超凡,翟光年,徐,丁声耀,石宗仁;4.7 热中子场的中子注量率空间分布和能谱测量[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1995年00期 |
2 |
陈常茂;谢建伦;;慢化球中子探测器的研制及应用[J];核科学与工程;1987年01期 |
3 |
黄绍艳,唐本奇,龚建成,肖志刚,王祖军,张勇;中子场空间分布特性研究[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05年03期 |
4 |
郭勇,陈迪,骆亿生,李忠英,王长盛;15MeV D-T中子场比释动能测定[J];核技术;1986年05期 |
5 |
王峰;侯世刚;肖雪夫;李振国;张天爵;;宽能量域中子雷姆仪探头的设计计算[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2010年00期 |
6 |
李兆桓;赵永福;王永清;;低造价的各向同性热中子通量基准■[J];核科学与工程;1987年Z1期 |
7 |
杨祎罡,李元景;煤对γ射线的吸收与散射及对中子瞬发γ能谱的修正[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03年02期 |
8 |
柳卫平,周书华,白希祥,李景文,叶宗恒,跃钢,虞志康;裂变电离室系统时间性能的改进[J];原子能科学技术;1988年05期 |
9 |
代少丰;郑春;王强;;试管内样品中子吸收剂量的测定[J];核动力工程;2007年S1期 |
10 |
孟宪芳;曾心苗;刘元理;秦培中;王强;郭广水;郑金美;许自炎;陆永俊;;~(252)Cf源中子辐照装置的设计及性能测试[J];核技术;2011年05期 |
11 |
邓勇军,张之华,钱达志,马旭升;探测片衬底支架对欠慢化中子场的扰动分析[J];原子能科学技术;2005年01期 |
12 |
童格后;长寿命BF_3慢中子正比计数管[J];原子能科学技术;1986年04期 |
13 |
郑春,李建胜,何锡钧,王强;能谱变化对~(239)Pu裂变室测量快中子注量的影响[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04年04期 |
14 |
;由中子发生器控制的升压次临界收集器“雅利纳-бт”[J];电脑与电信;2008年02期 |
15 |
于青玉;刘书焕;仲云红;江新标;;~(235)U裂变电离室法及金箔活化法测量热中子注量率的不确定度分析[J];原子能科学技术;2008年03期 |
16 |
张贵英;吕鹏;张春保;姜顺利;倪邦发;田伟之;王平生;刘存兄;黄东辉;肖才锦;张海青;聂鹏;秦亚丽;陈喆;;中子气泡剂量计探测器用于混合中子场中子测量[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2008年00期 |
17 |
邱百存;;中子辐射计量的现状及趋势[J];国外计量;1974年01期 |
18 |
杨祎罡,李元景;~(241)Am-Be源在煤中所形成中子场的参数拟合[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03年03期 |
19 |
;Radiation Protection Dosi metry Vol.110 No.1-4 2004[J];辐射防护通讯;2006年01期 |
20 |
邓玉福,于桂英,张雅琴;小型中子发生器辐照通量测定[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6年0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