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框架-剪力墙结构的顶端效应及简化计算法

邵永健  朱聘儒  
【摘要】:本文对框架-剪力墙结构协同工作的机理作了深入的探讨,对顶端效应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同时提出了框剪体系协同工作的简化计算方法。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夏敬谦;底部框剪砌体房屋抗震性能的研究[J];建筑科学;1995年03期
2 田益民 ,邵元清;多、高层框架(框剪)结构体系模板工程施工方案的选择[J];基建优化;1988年02期
3 黄维平,陈熙之,邬瑞锋,夏敬谦,黄泉生,刘立泉,刘雯,张前国,陈德高;底两层框剪组合墙八层房屋抗震性能分析[J];工程抗震;1995年04期
4 翁守清;4π 内气体源的绝对测量[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1998年01期
5 ;在建工程信息[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1年02期
6 杜兰存,张玉江;端窗类型的低能γ和X射线正比计数管[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1985年02期
7 邓朝荣,刘旭;多高层建筑长跨 PPC 传力梁的研究[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1997年06期
8 邬瑞锋,陈熙之,黄维平,解明雨,奚肖凤,张前国,陈德高;三种组合墙砌体房屋抗震性能的综合比较[J];工程抗震;1995年01期
9 陈熙之,解明雨,邬瑞锋,张前国,陈德高;底层框剪组合墙八层房屋动力分析及抗震可靠度[J];工程抗震;1995年03期
10 解明雨,黄维平,陈熙之,邬瑞锋,奚肖凤, 夏敬谦,黄泉生, ,张前国,陈德高;底层框剪组合墙八层房屋抗震性能分析[J];工程抗震;1995年02期
11 黄维平,邬瑞锋,陈熙之,张前国,陈德高;底两层框剪组合墙八层房屋抗震可靠度分析[J];工程抗震;1996年03期
12 黄尚安,邹银生;底部框剪配筋砌块砌体房屋弹塑性地震反应的数值模拟[J];建筑结构学报;2004年01期
13 王恒新,刁学优;高层建筑悬臂箱基-框剪体系测试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1992年04期
14 李全云;框剪复合保温板结构体系与住宅节能[J];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2004年03期
15 甘润清,刘志国;现浇砼底板后浇带施工处理方法[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16 周友朴,王斌,阙毅,陈宝流;放射性气体活度绝对测量[J];原子能科学技术;1994年03期
17 苏慧;底部框架、框剪砖房抗震承载力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2年03期
18 冯宁远,余耘;近距离放疗剂量学方法(一)——放射源的刻度方法[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1990年04期
19 张赛庭;高层商住楼结构选型的综合效益[J];建筑技术;1996年02期
20 庄一舟;中高层底框剪组合砌体结构抗震设计初探(下)──设计方法及构造措施[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199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永健;朱聘儒;;框架-剪力墙结构的顶端效应及简化计算法[A];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2000年
2 陈常茂;;微型GM管端效应与灵敏度的研究[A];第8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一)[C];1996年
3 王玉岚;蒋沧如;;底部框剪砖房的抗震性能研究[A];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2000年
4 竺建军;张顺宝;;底部两层框架多层砖房剪力墙的设置[A];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2000年
5 王玉岚;蒋元平;蒋沧如;;底部框剪砖房抗震性能的有限元分析[A];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2000年
6 杨佑发;邱小宏;;底部框剪砖房抗震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3年
7 盛贤才;叶建中;陈丽华;;江汉多旋回叠合盆地形成及沉积充填响应[A];中扬子及周缘油气成藏地质要素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杜凯;;强场物理与快点火靶[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3)[C];2003年
9 关玲;邹怡;邓秀芳;蔡佩斯;;艾灸的靶向热效应初步研究——艾灸足三里、阳陵泉对正常人健康状态体表热像的即刻影响[A];中国针灸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下集)[C];2009年
10 关玲;邹怡;邓秀芳;蔡佩斯;;艾灸的靶向热效应初步研究——艾灸足三里、阳陵泉对正常人健康状态体表热像的即刻影响[A];中国针炙学会经络分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胡少虬;大直径高强度高塑性高弹性模量铝合金研制及淬火残余应力演变规律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2 竺洁松;旋转床内液体微粒化对气液传质强化的作用[D];北京化工大学;1997年
3 董志强;多相和多组分流动中热质传递的Lattice Boltzmann方法的数值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4 李振虎;旋转床内传质过程的模型化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0年
5 张武;高层建筑桩筏基础模型试验研究[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海霞;定—转子反应器气液传质及压降特性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7年
2 刘亚伟;新场气田上方地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3 易飞;超重力技术脱除二氧化碳的实验和模拟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8年
4 曹琳;内充气正比计数管测量~(37)Ar活度的探测效率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08年
5 梁发强;非比例阻尼混凝土框剪及顶上钢塔结构弹性抗震分析[D];天津大学;2007年
6 张波;框剪结构剪刀墙中断处楼层刚度比分析[D];华侨大学;2000年
7 邢雨;氡标准测量方法及修正因子的研究[D];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03年
8 武征霄;框架—剪力墙结构协同工作计算分析与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9 郑奇;双自由度类人上肢的设计及气动执行器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10 石琳;钢盘砼空心剪力墙板的试验研究与可行性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著鑫 王长龙;亲河湾宣言[N];兰州日报;2006年
2 记者 崔昕;中国现代针灸病谱研究获得初步结论[N];中国医药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谢臻 通讯员 张建南;高端效应[N];南京日报;2009年
4 记者 张莹莹;从十方面做好“五双”建设[N];秦皇岛日报;2007年
5 记者 张杰 江苏记者 朱晓峰;高新部品提升住宅“含金量”[N];中国房地产报;2004年
6 张金清 马国艳;关于第二次住宅开发热的思考[N];河北经济日报;2001年
7 ;构建和谐建筑 打造地方航母[N];中国建设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项文 张增祥;铸造工程精品 让市场为你喝彩[N];中华建筑报;2000年
9 本报记者 郑立华;十年毁了二十万张脸 谁从人造美女脸上捞钱[N];中国商报;2004年
10 伏永安 刘春;人居环境升级 邛崃筑巢引凤[N];成都日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