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在地质灾害监测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摘要】:GIS技术的产生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化发展的共同产物,是管理和研究空间数据的技术系统,可以迅速地获取满足应用需要的信息,能以地图、图形或数据的形式表示处理的结果。此文介绍了GIS技术的应用现状,建立基于GIS技术的地质灾害信息系统的必要性,讨论了基于GIS技术应用在地质灾害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及系统结构,并就建立地质灾害数据库和建立地质灾害模型做了初步探讨,对于全面掌握一定范围内可能自然灾害的分布,预测和预报可能的工程地质灾害,对地质灾害的防护和处理,最终保障社会的安全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由客观世界到信息化世界的认识和抽象过程以及由信息世界返回客观世界的利用改造过程的发展和转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
|
|
|
1 |
向喜琼,黄润秋;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与风险管理[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0年01期 |
2 |
赵纯勇,林孝松,黄玲娟;基于GIS的重庆市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系统[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
3 |
叶先进;;基于GIS和BP神经网络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系统[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年10期 |
4 |
林孝松;基于GIS的重庆市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系统[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1年02期 |
5 |
化建新;张苏民;黄润秋;彭建兵;;城市环境与地质问题研究现状与发展[J];工程地质学报;2006年06期 |
6 |
张朝洪;廖根权;徐曙林;;嘉陵江流域北碚段基于GIS平台的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9年03期 |
7 |
何源睿;王兴宁;;内昆铁路基于GIS的地质灾害空间数据库研究[J];路基工程;2008年05期 |
8 |
陈伟;许强;李为乐;;基于GIS的中等比例尺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J];山西建筑;2010年18期 |
9 |
孙莹洁;田运涛;王爱军;;基于GIS的泾川县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J];中国水土保持;2011年05期 |
10 |
杨卫中;陈海洋;;基于GIS的评价因子权重分配法[J];地理空间信息;2006年06期 |
11 |
邸有鹏;张显;郭巨;;秦皇岛市地质灾害区划工作中GIS的应用[J];西部探矿工程;2010年11期 |
12 |
宗学宝;陈春香;张晓嫒;;GIS在金属矿山地质灾害信息管理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07年17期 |
13 |
杨健;李海波;余波;;GIS在地质灾害预测中的应用[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0年01期 |
14 |
刘凯,殷坤龙;重庆市区地质灾害信息数据库设计[J];安全与环境工程;2002年02期 |
15 |
李晓兰;;GIS在地质灾害信息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现代科学仪器;2010年04期 |
16 |
聂树明;周克森;;地震地质灾害对广州市部分城区工程环境的影响分析[J];华南地震;2005年04期 |
17 |
任涛;阮俊;郑宝锋;;基于MapObjects的预警信息管理系统的模块开发[J];地理空间信息;2010年04期 |
18 |
林孝松,赵纯勇;GIS在重庆市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J];灾害学;2003年01期 |
19 |
雷明堂,蒋小珍,李瑜,周立新;城市岩溶塌陷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以贵州六盘水市为例[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0年04期 |
20 |
王建华,陈佩佩,郑世书,孙亚军;遥感、GIS技术在煤矿地质灾害预测中的应用[J];遥感信息;1999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