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北区域水循环的影响及生态效应研究
【摘要】:如何既高速发展经济,又保护区域环境,使山区经济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对经济正处于转型阶段的粤北来说是十分关键的战略性问题。研究粤北的地表、地下水状况和规律调查,探讨生态破坏的程度以及修复的可能性,提出可行的治理对策。构建人与自然协调的地表、地下水循环系统以及相关的生态环境系统,使人与自然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
|
|
|
1 |
陈思祥,张福来;浅析粤北地区银矿床的成矿规律[J];西部探矿工程;2005年12期 |
2 |
吴承烈;朴春爕;;湘南粤北地区水系金属量测量若干问题的讨论[J];地球物理勘探;1960年02期 |
3 |
王新武,陈丹平;粤北地区铀地质异常特征[J];华东地质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
4 |
陈武钦;王漂元;林建华;;粤北始兴县城南志留纪火山岩的基本特征[J];中国西部科技;2006年16期 |
5 |
肖光铭;邸文;;粤北地区钨成矿规律研究[J];华南地质与矿产;2011年02期 |
6 |
张福来;;粤北翁源石背山铅锌矿床地质特征与找矿前景分析[J];内江科技;2007年07期 |
7 |
杨振强;陈开旭;蒋德和;杨卫东;;粤北海西早期沉积盆地扩张与热水成矿[J];岩相古地理;1996年03期 |
8 |
赵成;疏勒河流域水循环系统与盐渍土[J];甘肃地质学报;1997年S1期 |
9 |
黄明斌,杨新民,李玉山;黄土区渭北旱塬苹果基地对区域水循环的影响[J];地理学报;2001年01期 |
10 |
侯光才;苏小四;林学钰;柳富田;易树平;董维红;俞发康;杨陨城;王冬;;鄂尔多斯白垩系地下水盆地天然水体环境同位素组成及其水循环意义[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7年02期 |
11 |
李水林;;粤北曲江-英德上古生界断陷盆地东西向控盆断裂构造及其控矿作用[J];广东科技;2008年18期 |
12 |
李春杰;王根绪;胡宏昌;李太兵;刘光生;任东兴;;多年冻土区生态水文研究进展[J];节水灌溉;2009年10期 |
13 |
罗汉民;肖光铭;唐铿;;粤北城口—九连钨多金属成矿带特征及找矿方向[J];资源调查与环境;2006年02期 |
14 |
李佩贤;程政武;张志军;方晓思;;广东南雄盆地的“南雄层”和“丹霞层”[J];地球学报;2007年02期 |
15 |
闫志伟;刘光萍;苏敏文;;基于分形算法的粤北地区铀元素异常划分[J];西部探矿工程;2008年05期 |
16 |
刘心彪;周斌;魏玉涛;;基于环境同位素的陇东盆地地下水分析[J];干旱区研究;2009年06期 |
17 |
黄国龙;尹征平;凌洪飞;邓平;朱捌;沈渭洲;;粤北地区302矿床沥青铀矿的形成时代、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研究[J];矿床地质;2010年02期 |
18 |
张福来;朱祖良;刘晋华;;粤北始兴鱼岔坑锡矿地球化学特征与找矿标志[J];华南地质与矿产;2005年04期 |
19 |
邓平,凌洪飞,沈渭洲,高剑峰,谭正中,朱捌,黄国龙;粤北石土岭铀矿床碱交代作用成因探讨[J];地质论评;2005年05期 |
20 |
王小飞;戚华文;胡瑞忠;屈文俊;彭建堂;毕献武;;粤北红岭钨矿中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J];矿床地质;2010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