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万州区边坡崩塌失稳模式研究

苏天明  伍法权  祝介旺  刘彤  杨子君  姚震寰  
【摘要】:通过对万州地区工程地质条件的分析,对该地区边坡崩塌失稳形成原因及模式进行了详细研究。考虑危岩体岩性、崩塌失稳的运动方式、崩塌失稳发展顺序、危岩体破坏形成原因等方面因素,对崩塌失稳模式进行了多角度的分类。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金海元;徐卫亚;孟永东;张金龙;何涛;;锦屏一级水电站左岸边坡稳定综合预报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年10期
2 朱本珍;孙书伟;郑静;;微型桩群加固堆积层滑坡原位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S1期
3 张梅英;;微束分析应用于边坡工程的研究[J];电子显微学报;1990年03期
4 张均锋,王思莹,祈涛;边坡稳定分析的三维Spencer法[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19期
5 陈云敏;魏新江;李育超;;边坡非圆弧临界滑动面的粒子群优化算法[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07期
6 刘文方;隋严春;周菊芳;李红梅;;含软弱夹层岩体边坡的突变模式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S1期
7 龚宪伟;易念平;张信贵;;对边坡工程安全系数的思考[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8 姜彤;马瑾;许兵;;基于加卸载响应比理论的边坡动力稳定分析方法[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年03期
9 李晓云;吴顺川;;Hoek-Brown屈服准则及其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7年09期
10 李银海;;边坡工程常用稳定性分析方法[J];中国水运(理论版);2007年05期
11 卢应发;周盛沛;罗先启;吴延春;;渗流对抗滑桩加固滑坡后的影响效果评价[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年09期
12 冉亚;;改进模型在边坡岩体稳定性中的预测研究[J];中国水运(理论版);2007年12期
13 郑榕明;赵志宏;王金安;;潘家铮极值原理的优化算法实现[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年04期
14 翟志雄;;ANSYS边坡稳定性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31期
15 任芳;;基于蒙特卡洛法的边坡可靠度分析[J];福建建设科技;2010年06期
16 董超;孙红月;尚岳全;;激光测距在边坡监测中的应用及其修正[J];低温建筑技术;2011年01期
17 符亦强;;基于强度折减法的边坡安全系数分析[J];公路工程;2011年04期
18 王旭华,陈守煜,陈晓云;边坡变形曲线的正态特性及模糊优选法定权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19期
19 杨涛;周德培;雷承第;冯君;罗阳明;;柔性防护边坡的稳定性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02期
20 沈强;陈从新;汪稔;;边坡位移预测的RBF神经网络方法[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天明;伍法权;祝介旺;刘彤;杨子君;姚震寰;;万州区边坡崩塌失稳模式研究[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城市地质环境与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张雷;张振;;岩体边坡工程中的位移监测及分析(英文)[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岩溶·工程·环境”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高艳平;王余庆;辛鸿博;;预测边坡地震稳定性的灰色关联计算实用方法[A];第九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张雷;石振明;王兵;;位移监测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及定量分析[A];新世纪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开拓和发展——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5 赵明华;刘建华;陈炳初;刘代全;;边坡变形及失稳的变权重组合预测模型[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6 张雷;曹吉庆;叶勇;;岩体边坡工程中的位移监测及分析[A];2002年中国西北部重大工程地质问题论坛论文集[C];2002年
7 郑颖人;叶海林;黄润秋;唐晓松;;地震边坡稳定性分析探讨[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年廷凯;栾茂田;王栋;崔春义;;基于ABAQUS的边坡稳定性强度折减有限元分析[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9 刘耀儒;黄跃群;杨强;王峻;;岩土边坡的变形和稳定分析[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1)[C];2009年
10 张新敏;蒋中明;樊火;王桂尧;;考虑开挖效应的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A];和谐地球上的水工岩石力学——第三届全国水工岩石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光兴;地震作用下边坡工程动力响应与永久位移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2 俞伯汀;浙江省玄武岩台地区滑坡的成因机理及防治对策[D];浙江大学;2006年
3 李炜;边坡稳定可靠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4 杨乐;基于Cosserat介质理论的层状岩体均匀化数值分析与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5 徐兴华;公路边坡信息综合管理与安全评判决策[D];浙江大学;2011年
6 喻和平;区间分析理论及其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D];河海大学;2006年
7 巫德斌;层状岩体边坡工程力学参数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8 王军;多重作用的边坡稳定性及分析方法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9 石丙飞;广州科学城林语山庄人工高边坡稳定性评价及设计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沈世伟;吉林省东南部山区地质环境及边坡稳定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凯;基于平动加转动运动场的边坡稳定极限分析法[D];浙江大学;2006年
2 祝传兵;边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D];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
3 张文娟;东岗联合泵房边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D];吉林大学;2008年
4 夏卜敬;基于模糊综合评价和神经网络对边坡稳定性的分析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8年
5 冯敏杰;基于神经网络的边坡稳定可靠度分析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6 黄跃群;基于三维非线性有限元的边坡静—动力稳定分析[D];清华大学;2010年
7 李隐;基于逆可靠度的边坡工程反演分析[D];中南大学;2010年
8 蔡汉成;边坡地震动力响应及其破坏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9 杨晓琳;基于遗传算法的边坡可靠度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10 汤涌;汶川大地震边坡工程设施震害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蒋寒;我国进军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领域[N];科技日报;2007年
2 记者 王志田 通讯员 杨明杰 蒋宗乐;岩性分析实验工种“落户”大庆油田[N];中国石油报;2005年
3 刘晓飞 张瑞雪;解密岩性油气藏勘探核心技术[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4 记者 赵凡 李晓明 郑雪蕾;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前景广阔[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5 姚秋明;油藏地球物理研究取得新进展[N];中国石化报;2009年
6 许崇宝 徐波 宋嗣麒;我国煤田岩性地震勘探研究达国际先进水平[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7 张小青 黎平 刘殊;吹响向新层位勘探进军的号角[N];中国石化报;2010年
8 彭冬梅;AVO处理技术[N];中国石油报;2005年
9 通讯员 姜志友;形成三维采集特色技术[N];中国石油报;2005年
10 许崇宝 徐波 宋嗣麒;山东局物测队煤田岩性地震勘探取得突破[N];中煤地质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