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广州市主要坡面地质灾害成因与分布研究

倪研贤  刘会平  刘江龙  冒正勇  王小静  
【摘要】:广州经济高速发展,人口、资源和环境的矛盾日渐突出,地质环境日趋恶化,坡面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造成巨大社会损失。活动断裂与褶皱是其地质构造基础,风化岩石与疏松地表是其物质来源,降水与地表径流是其动力条件,暴雨、洪水是其诱发因素。过量抽取地下水、地下工程修建、乱砍滥伐森林资源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增加了地质环境的压力,破坏了生态平衡,成为重要的致灾因子。广州市坡面地质灾害近十年来呈波浪状上升态势,1998年以来尤为严重;空间上主要集中在老城区、广花盆地和低山丘陵区。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杨具瑞,方铎,毕慈芬,李桂芬,李文萍,刘兴年;沟谷坡面风沙起动规律研究[J];力学与实践;2003年05期
2 刘士洪;王颖明;王静君;;山西省常见地质灾害的工程防治[J];山西建筑;2006年07期
3 张维奇;;千河流域内山洪灾害坡面防治措施[J];陕西水利;2007年01期
4 詹常辉;许锐;闫金凯;;从坡面破坏机理探究优化边坡支护结构设计[J];山西建筑;2006年21期
5 王青杵;煤炭开采区废弃物堆置体坡面侵蚀特征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1998年08期
6 刘跃光;李纯乾;;风暴袭击区产沙条件的变化及其成因[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06年05期
7 栾城;;滑坡堆积物水分动态的观测[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09年05期
8 马奇峰;杨洋;赵松涛;;虎山灌区干渠廿四扭岗滑坡成功处理技术浅谈[J];河南水利;2006年07期
9 黄润秋;刘卫华;周江平;裴向军;;滚石运动特征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7年09期
10 郑小松;王强;;驷马山灌区切岭滑坡治理的思考[J];治淮;2006年04期
11 何思明;吴永;杨雪莲;;滚石坡面冲击回弹规律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年S1期
12 周健;张骞;;利用铁丝网坝拦截滑坡体的试验研究[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1年05期
13 邢伟;;地震冲击波对坡面位移和地面形状的影响[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07年04期
14 韩文心;;枇杷坪古滑坡活动分区及坡面位移特征探讨[J];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文集;2009年00期
15 陈夢熊;;滑坡的基本原理与滑坡类型[J];中国地质;1956年04期
16 阎传海;徐州市低山丘陵区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分析[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2期
17 郭树清;;浅谈滑坡防治措施[J];甘肃地质;2007年04期
18 李玉海;赵喜民;王柏影;刘廷君;于剑波;;白城市北部低山丘陵区构造裂隙水赋存规律及勘查方法[J];吉林地质;2008年04期
19 ;支距垂距剖面測量驗收法[J];地质与勘探;1959年03期
20 陈冕;刘绍伟;;低山丘陵区煤田地震勘探外业施工实践[J];陕西煤炭;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倪研贤;刘会平;刘江龙;冒正勇;王小静;;广州市主要坡面地质灾害成因与分布研究[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城市地质环境与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韦亚峰;;松动爆破对岩石边坡形成的影响[A];岩石破碎理论与实践——全国第五届岩石破碎学术会论文选集[C];1992年
3 高世华;;内蒙准格尔矿区的环境地质与灾害防治[A];第四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三)[C];1992年
4 王杰;马凤山;徐嘉谟;丁德民;张亚民;郭捷;魏爱华;巩城城;;自重体积力作用下坡体张应力及坡面位移的变化规律[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1年
5 阳友奎;姜瑞琪;;SNS柔性防护技术及其与传统边坡防护方法之比较[A];2002年中国西北部重大工程地质问题论坛论文集[C];2002年
6 李明连;苏文聪;龙喜春;;应用矢量图解法分析岩质边坡的稳定性[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城市地质环境与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林信輝;徐憲生;;崩塌地喷植植生复育及其应用资材之探讨[A];第八届海峡两岸山地灾害与环境保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周剑;;SH波作用下岩质边坡响应规律的解析探讨[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12年
9 詹松;林冠玉;;广州南沙某边坡地质灾害成因及稳定性分析[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城市地质环境与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黄润秋;刘卫华;龚满福;周江平;;树木对滚石拦挡效应研究[A];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田涛;北京典型边坡立地条件类型划分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向欣;边坡落石运动特性及碰撞冲击作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3 刘彦花;基于SDM的梧州市地质灾害成灾机制与风险评估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曦;间隔覆盖条件下降雨入渗及水分运动与分布规律[D];鲁东大学;2012年
2 黄锦真;锚索预应力监测在滑坡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1年
3 王福海;青川县汶川地震斜坡地震动响应调查与监测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4 洛桑尼玛;加筋土边坡的离心模型试验和有限元分析[D];清华大学;2011年
5 刘江龙;广州市地面塌陷成灾机制与危险性评价[D];广州大学;2006年
6 杨珂;溪洛渡电站辅助公路地质灾害评价系统[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7 魏敏;广东省强降雨诱发地质灾害的统计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孙倩;从仰韶到先周:全新世中晚期气候变化对黄、淮河流域文化发展的影响[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强毅;粉砂质粘土人工边坡动力稳定性试验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2年
10 贺建波;三峡库区刘家湾滑坡稳定性分析及防治方案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志刚;惠州工勘院两地灾治理项目经受台风考验[N];地质勘查导报;2009年
2 记者 刘丽华 通讯员 王伟 田彦新;略阳凤凰山滑坡应急治理开工[N];陕西日报;2009年
3 记者 贾志敏;棉土沟治理秋后将露新面貌[N];延安日报;2009年
4 沈玲玲;挖方岩石边坡分类[N];中国花卉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李风;“莫拉克”已远 警钟须长鸣[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9年
6 记者 邹海涛 黎晓艳 实习生 刘露 骆磊 王璐 肖荷君;“摘除居民头上的定时炸弹”[N];黄石日报;2009年
7 张仲增 陈陟;福州永泰发生严重地质灾害 福建测绘院提供全天候监测[N];中国测绘报;2010年
8 广东省地质局局长、党委书记 欧阳志鸿;构建应对突发性地质灾害新机制[N];学习时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周强 本报通讯员 王小伟 于素红;重生的“金凤凰”[N];地质勘查导报;2010年
10 刘丽 陈洪凯;如何防止矿山泥石流[N];中华合作时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