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李喜安吴少波卢全中宋子齐  
【摘要】:克拉玛依油田八区克上组储层发育,油气资源丰富,为克拉玛依油田八区的主力油藏。在该油藏储层沉积微相的研究中,以取心井岩心沉积微相研究为基础,充分利用已有的测井资料,利用测井相分析,针对克拉玛依油田八区克上组砾岩油藏主要开发单元S_4~S_5砂层组的沉积微相进行了深入全面研究,并绘制了沉积微相平面空间分布图,全面分析了沉积微相在空间的分布及演化规律,为区块油藏的精细描述及储层地质建模打下了坚固的地质基础。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路言秋;陈丽华;徐怀民;马国梁;李国永;张兵5;;克拉玛依油田八区克下组沉积相精细研究[J];断块油气田;2011年04期
2 胡晓菁;王丽娜;;克拉玛依油田的发现——田在艺口述[J];中国科技史杂志;2011年02期
3 刘艳;刘忠民;沙丽红;赵春艳;;安定地区长6—长4+5油层组主要沉积微相类型及特征[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年06期
4 万立国;;潜东南地区新沟咀组精细沉积相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1年07期
5 王江波;何曼如;杨强;;靖安油田虎狼峁区长6油藏沉积微相研究[J];内江科技;2011年07期
6 向景红;;松辽盆地高台子地区扶余油层沉积微相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年20期
7 陈晓宏;任战利;;陕西定边张韩区块延长组长2储层流动单元研究[J];云南地质;2011年02期
8 张武;纪甜甜;熊辉;陈琦;;双河油田Ⅴ油组沉积微相与油水运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9 张义娜;朱筱敏;;利用地层切片多属性综合分析进行沉积相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年12期
10 文全;;海拉尔盆地下白垩统扇三角洲沉积特征[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1 张国东;于波;蔺彦芳;王泉波;;鄂尔多斯盆地西区油田旦巴区长4+5储层沉积微相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年10期
12 赵彬;侯加根;张国一;陈诗望;刘钰铭;;哥伦比亚Velasquez油田始新统Guaduas组沉积微相与剩余油分布[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13 强昆生;王建民;田新文;高亚罡;杨杰;吕修祥;;志丹油田长2段沉积微相特征及其控油规律[J];断块油气田;2011年03期
14 赵红兵;严科;;近岸水下扇砂砾岩沉积特征及扇体分布规律[J];断块油气田;2011年04期
15 吴海瑞;;松辽盆地乾北地区青三段沉积微相发育特征及其对岩性油藏的控制作用[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6 朱晶晶;谢锐杰;骆旋;胡伟;王荣伟;;泌阳凹陷核三段沉积微相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17 王正来;;低孔低渗油田储层特征及储层评价——以海拉尔油田南贝尔凹陷为例[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年11期
18 高建;;洪积扇砂砾岩体高渗透段沉积成因及开发地质意义[J];新疆石油天然气;2011年02期
19 焦巧平;;湖底扇沉积微相及开发特征研究——以胜利油区五号桩油田桩74块为例[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年12期
20 李武广;杨胜来;邵先杰;李敏;石磊;单宇;;变差函数在储层评价及开发中的应用:以杨家坝油田为例[J];地质科技情报;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喜安;吴少波;卢全中;宋子齐;;克拉玛依油田八区克上组砾岩油藏沉积微相研究[A];2002年中国西北部重大工程地质问题论坛论文集[C];2002年
2 邱振;王清晨;;广西来宾铁桥剖面中上二叠统沉积微相[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1年
3 赵宪生;梁桂蓉;;沉积微相相控处理软件研究及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魏兆胜;唐振兴;杨光;;吉林大情字井地区沉积微相与岩性圈闭[A];第八届古地理学与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5 闵希华;孙建刚;井懿平;梁党国;汪开雄;管增盛;;长输管道内窥检测技术的推广及应用[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6 孙宏智;;沉积微相与储集层孔隙结构关系研究[A];200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六届年会论文集[C];2000年
7 顾红英;黄国骞;;应用测井资料定量识别单井岩相及沉积微相的方法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李仲均;石宝珩;;新疆石油天然气工业的发展[A];李仲均文集——中国古代地质科学史研究[C];1998年
9 高才坤;徐顺;徐开志;李桐林;;利用测井曲线特征自动判别沉积微相[A];1992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2年
10 周红;;下二门油田核三段沉积微相研究[A];2001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摘要论文集[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淑娟;复杂断块油藏相控储层建模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年
2 李辉;克拉玛依油田三-2区克下组油藏精细描述及剩余油挖潜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3 解宏伟;油藏精细描述技术在油田二次开发中的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4 范广娟;大庆油田萨中密井网区萨葡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及剩余油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5 张成学;浅层稠油油藏低电阻成因机理研究与识别方法[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6 陈岩;新疆准噶尔盆地乌尔禾油田低渗难采油藏精细描述方法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7 李薇;苏丹Palogue油田层序地层与储层分布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8 王向荣;洪积扇储层油藏描述及地质建模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9 高博禹;高含水期油藏剩余油预测方法研究[D];石油大学(北京);2005年
10 张公社;储层参数模型建立[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振华;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在八区下乌尔禾组油藏研究中的应用[D];西南石油大学;2009年
2 叶颖;克拉玛依油田八区三叠系克上组沉积微相研究[D];长江大学;2012年
3 胡明亮;松辽盆地十屋油田营城组沉积微相研究和有利储集相带预测[D];吉林大学;2010年
4 王树恒;松辽盆地泰康地区中部组合沉积微相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2年
5 许国民;沈84—安12块S_3~4段沉积微相及储层非均质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6 王继平;新民油田沉积微相及流动单元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5年
7 王一博;单砂体内部建筑结构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5年
8 吴小斌;姬塬地区长4+5油藏储层特征及沉积微相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9 葛政俊;民南扶余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及剩余油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6年
10 张广权;密井网区井震结合层序地层学与沉积微相展布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泽文;克拉玛依油田24年稳产[N];中国石化报;2004年
2 记者 贺占军;克拉玛依油田刷新纪录[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3 记者 宋鹏 通讯员 姚振华;克拉玛依油田小井距密闭取心成功[N];中国石油报;2008年
4 本报见习记者 杨涛利;克拉玛依油田用上新型锅炉[N];中国环境报;2011年
5 陶拴科;克拉玛依油田5年探明石油储量2.78亿吨[N];中国矿业报;2011年
6 陈维华 刘亚峰;克拉玛依油田迈向智能化[N];人民日报;2011年
7 记者 刘枫;克拉玛依油田学习型企业“催生”人才大军[N];新疆日报(汉);2004年
8 通讯员 董耀辉 桑圣江;克拉玛依油田 老区青春焕发[N];中国石油报;2003年
9 刘枫;克拉玛依油田还可开采百年[N];中国矿业报;2008年
10 通讯员 刘亚峰;6天新增一口油井[N];新疆日报(汉);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