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高世华  
【摘要】:正地质环境地质环境是整个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指的是地壳岩石圈上部,包括岩、土;地表、地下水;岩、土体的地质结构和地貌形态;以及岩、土体中发育着的各种地质作用和现象。根据这个涵义,本区的地质环境是:矿区位于鄂尔多斯高原东北部,西北有库布齐、南有毛乌素沙漠,北、东、东南面濒临黄河。地质构造总的来说,为一向北西倾斜的单斜,地层倾角一般小于10°。宏观全区地形是西北高东南低的高原丘陵地。冲沟、滑坡等不良物理地质现象十分发育。地表径流顺坡而下,几经沟谷转折,近距离地注入黄河。地面一般均被黄土复盖,厚20~40m,最厚达70m。在山顶或沟谷岸边见第三系红土、砾石层。底部基岩是二叠系石盒子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胡楚南;从湖南水灾看环境地质工作的重要性[J];湖南地质;1997年01期
2 潘燕;新书介绍[J];世界核地质科学;1998年02期
3 陈书涛,石守亮,秦建甫;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环境地质问题分析[J];人民黄河;1999年10期
4 张宗祜;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J];第四纪研究;2005年01期
5 汪海;治理矿山环境刻不容缓[J];广西地质;1995年02期
6 ;《地学前缘》1996年总目录1996年第1~2期《环境地质与减灾专辑》目次[J];地学前缘;1996年04期
7 王晓光,王恩德,都基众,贾伟光;东北地区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未来工作方向探讨[J];地质与资源;2004年01期
8 李燕辉;姚国寿;;四川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学术交流会在郫县召开[J];四川水力发电;2008年S1期
9 王志明;加强环境地质学科研究 开发环保产业[J];铀矿地质;1995年02期
10 刘广润;论城市环境地质研究[J];火山地质与矿产;2001年02期
11 方家骅;中国城市环境地质工作回顾和今后工作思考[J];火山地质与矿产;2001年02期
12 许建聪,邱海容;城市化进程中的环境地质问题[J];上海地质;2001年S1期
13 张连广,贾德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山东段)环境地质影响评估[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3年02期
14 李世平;安秀芳;武文波;;干热河谷地质灾害遥感解译特征[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15 张欣海;李智毅;;用灰色聚类方法对重庆环境地质质量的评价[J];勘察科学技术;1993年01期
16 刘以宣;《华南大陆边缘构造活动与成矿作用及环境地质》学术讨论会在肇庆市召开[J];华南地震;1994年01期
17 周治安,刘桂建;煤田地质勘探阶段的环境地质研究[J];中国地质;1996年10期
18 张光威;海湾环境地质与城市化进程效应的探讨[J];海洋地质动态;1998年02期
19 张丽君,贾跃明,刘明辉;国外环境地质研究和工作的主要态势[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9年06期
20 李贵明;商丘市地下水资源开采及环境地质问题浅析[J];西部探矿工程;200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世华;;内蒙准格尔矿区的环境地质与灾害防治[A];第四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三)[C];1992年
2 ;《贵州环境地质》[A];2008年度中国地质科技新进展和地质找矿新成果资料汇编[C];2008年
3 哈承祐;孟晖;;中国环境地质分区及其主要特征[A];第四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一)[C];1992年
4 李向全;赵静珍;;秦皇岛市环境地质质量分区[A];第四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一)[C];1992年
5 陈剑平;李萍;;环境地质与工程——协调人资环的地学分支[A];2002年中国西北部重大工程地质问题论坛论文集[C];2002年
6 李宁新;;广东若干水利环境地质问题浅析[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城市地质环境与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李京森;;编制中国环境地质图的基本构思[A];第四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一)[C];1992年
8 倪研贤;刘会平;刘江龙;冒正勇;王小静;;广州市主要坡面地质灾害成因与分布研究[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城市地质环境与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高明志;罗斐;;济南环境地质[A];“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论文专辑[C];2010年
10 龚剑平;;江西公路建设与环境地质问题探讨[A];中国公路学会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袁希平;昆磨公路沿线山地环境地质变化遥感信息及驱动机制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2 贾家麟;城市环境工程地质系统工程分析方法及其应用[D];中国地质科学院;1992年
3 王小群;岷江上游叠溪古堰塞湖沉积物的环境地质信息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4 颜世强;黄河三角洲生态地质环境综合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5 田涛;北京典型边坡立地条件类型划分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6 向欣;边坡落石运动特性及碰撞冲击作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秋梅;自贡市城市环境地质分区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2 王拓;537-1放射性废物库环境地质评价[D];成都理工学院;2001年
3 杨建;安徽大别山地区地质环境和资源评价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4 孙金华;基于组件式GIS的唐山市区地质数据管理与环境地质评价[D];河北理工大学;2005年
5 王德伟;宜宾市城市环境地质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06年
6 南玮超;城市地质灾害成因分析与规划建议[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7 徐志平;唐山市区工程地质环境评价分区及治理对策[D];河北理工大学;2009年
8 喻凤莲;攀枝花市城市环境地质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9 夏智先;石台县环境地质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10 安国强;胶东重点金矿区环境地质条件监测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胜元;环境地质工作在低碳发展中大有作为[N];中国矿业报;2010年
2 李平;“十一五”后三年地调目标任务确定[N];中国矿业报;2008年
3 记者 李晓明 通讯员 李凯;我国将牵头编制亚洲地下水资源与环境地质图[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4 特约记者 于平花;山西加强煤炭地质和环境地质勘查工作[N];中国矿业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刘如春 本报特约记者 王志刚 本报通讯员 沙立达;环境地质大有可为[N];地质勘查导报;2010年
6 记者 星子;省环境地质勘查局逐鹿市场写风流[N];青海日报;2003年
7 ;肩负环境地质重任 做行业的排头兵[N];青海日报;2011年
8 范建勇;水环所成立环境地质应急调查中心[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9 主讲人 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研究员 张丽君;全球气候变暖,如何开展环境地质工作[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李晓明 本报特约记者 李凯;摸清亚洲地下水和环境家底[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