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带混合土工程地质特性试验研究
【摘要】:正一、前言本文所述混合土,系指分布在海岸带近代沉积的、由砂和淤泥混杂堆积而成的一种天然海相沉积物。由于在颗粒组成上,具有淤泥和粗、中、细砂共存的非正常沉积的特点,按照常规的土质工程分类方法,它们常被划分为砂土类。但某些港工建筑物破坏实例研究表明,这类土的工程性质既接近软粘土,但又不同于一般的海相粘土。某海区混合土部分试验结果见表1。由于对混合土的特性过去研究较少。因此,在工程中出现此类土时,究竟应按砂性土,还是按粘性土确定其物理、力学性指标,意见往往不统一,也缺乏统一认识,所以定名不准,往往影响到工程等单位对如何选取物理、力学指标不明确,然而工程中出现这种土又
|
|
|
|
1 |
刘恩常,胡忠志;松嫩平原土体工程地质特性[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89年06期 |
2 |
元;“混合土”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研究成果评审[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86年02期 |
3 |
陈希祥;连云海峡全新统淤泥层及其工程地质特性[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87年03期 |
4 |
廖秋红;;浅析某路基工程地质条件与地基处理[J];科技资讯;2006年23期 |
5 |
徐健;;工程地质勘察中地基方案选择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05期 |
6 |
王洪杰,赵永骅;超氯盐渍土的工程地质特性[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81年01期 |
7 |
刘耀涛,邓荣贵,刘汉超;某滑坡区滑带土工程地质特性研究[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1996年02期 |
8 |
李萍,李培英,刘乐军,杜军;南黄海油气资源区海底沉积物的工程地质特征[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1年03期 |
9 |
张卫明,梁瑞才,牟晓东,邹积山;埕岛油田海域海底沉积特征与工程地质特性[J];海洋科学进展;2005年03期 |
10 |
熊探宇;张永双;曲永新;刘林;施龙青;王献礼;;滇西北红粘土的工程地质特性及其灾害效应[J];地质通报;2008年11期 |
11 |
严与平;柯有青;;浅谈珊瑚礁工程地质特性及地基处理[J];资源环境与工程;2008年S2期 |
12 |
王光栋;孙霞;王忠民;田乃风;;日照市区花岗岩残积土工程地质特性研究[J];山东国土资源;2009年09期 |
13 |
向春尧;网纹红土的工程地质特性和地基评价[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85年03期 |
14 |
魏巍;;南海中沙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远景区海底沉积物的物理力学性质研究[J];海岸工程;2006年03期 |
15 |
许国辉;卫聪聪;孙永福;宋玉鹏;;黄河水下三角洲浅表局部扰动地层工程特性与成因[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8年06期 |
16 |
刘军伟;;草峪岭隧洞砂质泥岩物质组成及工程地质特性[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年22期 |
17 |
孙瑞民;杨凤灵;;郑州地区饱和粉土的工程地质特性研究[J];河南科学;2009年03期 |
18 |
胡海涛;;1∶300万中国工程地質分区图初稿的編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59年11期 |
19 |
罗荫级;桂林残积红粘土及其工程地质特性[J];桂林工学院学报;1988年03期 |
20 |
李萍,李培英,刘乐军,徐晓薇,徐兴永;东海油气资源区海底沉积物的工程地质特征[J];海洋科学进展;2002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