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腐植酸与环境健康

【摘要】:正环境学家认为,腐植酸(humic acid简写为HA)是"维持生命的贮库和生物圈的保护者""是运转大多数生命物质甚至毒性物质的极好的工具"。在一定环境条件下,HA能与大多数重金属离子和放射性元素反应形成沉淀,以降低其毒性,减少污染;HA对多数农药、染料、酚类、多环芳烃、石油化学品等都有吸附—解毒作用。值得注意,在某些条件下,一些金属离子与HA结合形成的络合物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徐传忠;;生产有机-无机复混肥原料腐植酸的选择及质量指标的确定[J];腐植酸;2009年01期
2 ;纪念·庆祝·憧憬[J];腐植酸;2009年S1期
3 ;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二○一○年工作要点[J];腐植酸;2009年06期
4 ;腐植酸的空间有多大[J];腐植酸;2010年05期
5 冯元琦;;江苏宜兴市腐植酸厂近况[J];腐植酸;1990年03期
6 傅子鼎;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设立“腐植酸医药专业委员会”[J];腐植酸;1996年04期
7 曾宪成;筚路蓝缕 以启山林——热烈祝贺第一届(北京)《腐植酸》杂志编委会成立[J];腐植酸;2005年01期
8 ;腐植酸文摘[J];腐植酸;2009年02期
9 陈淑云;;祝贺《腐植酸》杂志创刊三十周年[J];腐植酸;2009年S1期
10 周霞萍;;七绝二首 颂腐植酸——写在“国发〔1979〕200号”文件发布三十周年之际[J];腐植酸;2009年S1期
11 曾宪成;;三十而立放天歌——热烈祝贺“第二届(北京)《腐植酸》杂志编委会”胜利召开[J];腐植酸;2009年05期
12 本编辑部;;《腐植酸》杂志增刊和“两会”论文征集情况简报[J];腐植酸;2009年03期
13 ;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第四届第九次理事会会议纪要[J];腐植酸;2010年06期
14 本编辑部;;寿无量——贺《腐植酸》杂志第一任主编冯元琦先生米寿[J];腐植酸;2011年01期
15 成绍鑫,武丽萍,柳玉琴,孙淑和,吴奇虎;腐植酸——脲络合物的工艺开发[J];腐植酸;1994年04期
16 傅子鼎;谈谈腐植酸类物质在农化服务中的潜力[J];腐植酸;1995年02期
17 李善祥,窦琇云;我国风化煤利用现状与展望[J];腐植酸;1996年02期
18 李纯,刘康怀,兰俊康,张力;腐植酸及其土壤环境保护意义[J];广西科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19 刘世彬;腐植酸复混肥的生产工艺与技术[J];磷肥与复肥;2004年06期
20 ;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第四届理事会会议简讯[J];腐植酸;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腐植酸与环境健康[A];第八届全国绿色环保肥料(农药)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杨俐苹;白由路;王向阳;王磊;王贺;;比色法测定土壤腐植酸组分的研究[A];2010中国腐植酸行业低碳经济交流大会暨第九届全国绿色环保肥料(农药)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3 曹文华;;新型腐植酸氮钾复合肥的生产工艺[A];全国第九届新型肥料开发与应用技术交流会论文资料集[C];2004年
4 仇保荣;周忠平;吴宝刚;谢东;;抗硬水腐植酸-微量元素液肥对苗木生长的影响[A];第三届全国绿色环保肥料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5 张彩凤;;分子模拟——研究腐植酸的新途径[A];第五届全国绿色环保肥料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6 李善祥;;关注腐植酸肥料发展中的几个问题[A];第三届全国绿色环保肥料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7 张彩凤;;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腐植酸质量检测中心发展展望[A];第六届全国绿色环保肥料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8 马志军;迟君道;杨旭升;郭春景;;腐植酸生物液体肥(棚室蔬菜专用肥)研制与应用效果的研究[A];第四届全国绿色环保肥料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9 左文;张常书;;腐植酸高效氮控释肥料的介绍[A];第五届全国绿色环保肥料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张建成;;腐植酸新技术的开发进展[A];第三届全国绿色环保肥料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刚;石灰性土壤中腐植酸活化磷酸氢钙的试验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05年
2 赵励军;不同来源腐植酸促进植物生长活性及作用机理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5年
3 赵文莲;生态型磷肥的研究与开发[D];郑州大学;2007年
4 邵光永;绿色防虫害叶面肥的研究与开发[D];浙江大学;2005年
5 王艳群;设施农田土壤生态环境修复技术及其效应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5年
6 刘晓丽;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磷素有效性影响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7年
7 严超;南方酸性坡耕地土壤改良剂应用效果的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9年
8 姜素荣;高效复合叶面肥制备与性能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8年
9 李鹏;陕西有机矿藏资源在农业上应用的可行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10 王茹芳;纳米材料胶结包膜型缓/控释肥生物学效应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临沂市新天地农业化工有限公司;腐植酸冲施肥[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5年
2 北农;柱型腐植酸长效复合树肥[N];中华合作时报;2002年
3 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测试中心;常见土壤检验项目和标准(六)[N];农资导报;2006年
4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教授 侯彦林;腐植酸肥功能异 营养丰富能培肥[N];中华合作时报;2003年
5 特约记者 陈应国 本报记者 辛向东;“肥料家族新秀”——活性腐植酸有机肥诞生记[N];大理日报(汉);2007年
6 闫宗彪;傻瓜肥[N];科技日报;2002年
7 阎宗彪乔生;解析现代农业的肥料科学发展观(下)[N];中华合作时报;2007年
8 张丹 王颖;“黑木灵”有机肥问世[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3年
9 元氏县农业局 代香明;推广科学施肥 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N];河北科技报;2010年
10 王秀兰;超强保水剂能有效遏制荒漠化[N];中国化工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