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然环境权的路径分析——以“最丑建筑”泛滥为例
【摘要】:权利有三个层次,应然权利、法律权利、实然权利。而环境权目前仅仅停留在应然权利的研究上。我国各地"最丑建筑"泛滥,造成民众视觉污染,感官不适,民众之精神受到损害,从而引发民众的不满与不同学者的关注,但没有人从法律的视角,从环境权的角度来思考和解决这一问题。正是由于我国法律环境权的缺失才导致最丑建筑的泛滥与民众的精神受损,只有首先从法律上设立环境权,运用环境公益民事诉讼制度对最丑建筑等损害民众精神健康的行为进行规范和调整,民众之环境利益才能得到保护,环境权才能实现从应然向实然的转化。
|
|
|
|
1 |
杨爱林;;论环境权[A];环境公益诉讼开展与律师的作用——2005年全国律协环境与资源法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
2 |
杨冬香;;农民环境权的保护[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
3 |
谷德近;;论环境权的属性[A];适应市场机制的环境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2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2年 |
4 |
胡静;;论环境权的要素[A];适应市场机制的环境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2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2年 |
5 |
吴卫星;;环境权研究[A];适应市场机制的环境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2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2年 |
6 |
何晓榕;;环境权概念之辨析[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4年 |
7 |
朱爱明;郑惠玲;;环境权的宪法增设思考[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4年 |
8 |
董杜骄;;论环境权的法律本质[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6年 |
9 |
邱正文;;论环境权的不平等性及其克服[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
10 |
周训芳;;20世纪外国的环境权理论[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20世纪外国民商法的变革[C];2003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