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马向生;SARS的警示[J];发明与创新;2003年10期 |
2 |
;SARS流行病学的调查与思考[J];河南医学研究;2003年02期 |
3 |
;SARS呼吸隔离系统[J];技术与市场;2003年08期 |
4 |
刘佳;SARS灾难改写中药命运[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3年07期 |
5 |
郑成中;小儿SARS临床特点及诊断探讨[J];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03年02期 |
6 |
伊敏;四成儿童体内有SARS抗体[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3年08期 |
7 |
陈磊石;SARS与香港护理[J];中国护理管理;2003年04期 |
8 |
本刊编辑部;中西医结合防治SARS学术座谈会[J];科技和产业;2003年07期 |
9 |
贺晨;中国在SARS研究中需解决的问题[J];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2003年06期 |
10 |
王骏;医学影像科应对SARS的措施和体会[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年03期 |
11 |
刘伟,李振勇,屈凌波;32株SARS冠状病毒基因组比对在PCR检测中的应用(英文)[J];生物信息学;2004年01期 |
12 |
Peter A Singer,Solomon R Benatar,Mark Bernstein,Abdallah S Daar,Bernard M Dickens,Susan K MacRae,Ross E G Upshur,Linda Wright,Randi Zlotnik Shaul,肖月;伦理学与SARS:多伦多的教训[J];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2004年04期 |
13 |
孙百军,陈叶,董静;SARS病原学研究进展[J];中国公共卫生;2004年12期 |
14 |
张强,杨贤为,叶殿秀,肖风劲,陈正洪;SARS流行期的气象特征及其影响[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
15 |
余育才,严彩虹;"SARS"事件的一点启示[J];医学与社会;2004年06期 |
16 |
陈小春,李俊华,张红,胡世雄,杨土保,刘运芝,罗伯良,龙智钢,邓志红,张国君,段丽琼;湖南省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报告[J];实用预防医学;2005年01期 |
17 |
王梦龙,黄旭,陈冬莹,王雪晴,杨晓菲;SARS期间文化程度对人群焦虑影响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5年05期 |
18 |
马靖,李楠,阙呈立,李海潮,聂立功,王广发,高志东,王仁贵,徐小元,陆海英,王贵强;SARS胸片特点及其动态演变[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年S1期 |
19 |
李黔,李鹏飞,张鹏,卢铭,张其鹏;SARS的临床和治疗进展[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年S1期 |
20 |
杨永弘;关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J];中华儿科杂志;2003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