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宋孚庆任冬苓张文龙王汇彤  
【摘要】:正图牧吉油砂位于松辽盆地边缘,搞清它的油源对于该地区的油气勘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气相色谱-质谱分析表明,该样品受到了严重的生物降解,部分用于对比的甾、萜烷生标标志物受到了降解,使与之有关的参数值发生了变化,给油源对比带来了困难。本研究采用抗生物降解的三环萜烷和四环萜烷等作生标对比参数,将图牧吉油砂与周边已知烃源岩的原油进行对比,确定了该生物降解油来自松辽盆地的嫩江组和青三口组烃源岩。该研究为严重生物降解原油的油源对比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郑超;王伯初;祝连彩;;静态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有机残留溶剂二甲基亚砜[J];分析化学;2011年07期
2 尹明明;朱小波;刘勇良;钟江春;陈福良;;2,3-二-O-甲氧乙基-6-O-苄基-β-环糊精的合成及其气相色谱性能[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11年07期
3 陈丽梅;赵孟彬;刘虎威;;溶胶-凝胶法制备C_(18)固相微萃取头及其在有机氯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J];分析测试学报;2011年08期
4 王丹丹;黄卫红;杨岚钦;;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的多溴联苯醚[J];分析测试学报;2011年08期
5 马先锋;刘慕凡;施敏芳;韩长绵;刘明阳;李爱民;;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汉江有机污染物[J];分析科学学报;2011年04期
6 黄永亮;;色谱-原子吸收光谱联用技术的现状与应用前景分析[J];科技信息;2011年21期
7 孙银;张伟亚;邢钧;王承明;;羧基化单壁碳纳米管涂层同时测定纯净水中的烷基酚和双酚A[J];分析化学;2011年09期
8 陈家源;谭晓;卢文杰;牙启康;;田皂角中的脂溶性成分分析[J];广西科学;2011年03期
9 ;《色谱在材料分析中的应用》[J];分析化学;2011年07期
10 ;《色谱在材料分析中的应用》[J];分析化学;2011年08期
11 张莉;桂建业;齐继祥;陈宗宇;张永涛;左海英;李晓亚;魏福祥;王浩然;;络合萃取-在线衍生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土壤中酸性除草剂[J];分析化学;2011年08期
12 周南;周亢;丁圭吉;;第29届化学工程、环境保护与生物技术国际会议(Ⅱ)[J];分析试验室;2011年08期
13 耿燕;朱辉;;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饮用水和地表水中挥发性有机物[J];广西轻工业;2011年07期
14 李辰;叶倩;;《仪器分析》课程的兴趣培养和课程改革[J];考试周刊;2011年49期
15 潘伟雄;夏云菊;高森泉;朱起明;;“原位”红外光谱实验方法及其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1984年01期
16 张景强;李清春;孙延一;;现代仪器分析课程的“讲”与“做”[J];广东化工;2011年06期
17 王智强;王子铱;白勇;傅彪;张中标;;光照法有效合成单、双氟(氯)取代的苯膦酸酯[J];精细化工中间体;2011年03期
18 王晓春;汤奇峰;李鹏飞;;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测定谷物中T-2毒素和HT-2毒素[J];分析试验室;2011年09期
19 王建;马卫兴;刘玮炜;唐丽娟;陈龙;李超;;色氨酸配位聚合物的热重和差热分析[J];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2011年04期
20 刘春红;冯志彪;陈一;;《有机分析》课程改革及实践[J];广州化工;2011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孚庆;任冬苓;张文龙;王汇彤;;严重生物降解原油GC-MS特征及油源对比[A];2004年全国有机质谱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2 朱罗毅;包华;Petr Saha;Nabanita Saha;;聚乳酸/聚酯扩链共聚物的合成和研究[A];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徐亚鹏;陈明清;倪忠斌;李继航;李会玲;任静娇;;新型植物性聚酯PDHCA-co-PHA的合成与性能研究[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9年
4 宋昊;邱森;章俭;夏春谷;;芳香烃双加氧酶的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陈蕾;陆冲;李勇锋;程树军;;织态结构对淀粉/聚己内酯共混材料性能的影响[A];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吴德群;张先正;卓仁禧;;用于细胞包裹与控制释放的可降解水凝胶[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7年
7 翟英雷;邓联东;邢金峰;董岸杰;;新型原位凝胶材料——聚乙二醇单甲醚-(癸二酸-D,L乳酸)聚酯酸酐-聚乙二醇单甲醚三嵌段共聚物[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功能高分子科学前沿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8 马建标;陈树森;林海;;肪族族二元酸聚醚酯的合成及其两亲性、温度敏感性、生物降解性能研究[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9 王玉忠;杨科珂;汪秀丽;丁颂东;;聚对二氧环己酮的研究新进展[A];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陈颖;王晓慧;邹妍;;直接酯化法合成脂肪/芳香族共聚酯研究[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思翀;可生物降解梳状PVA-g-PPDO接枝共聚物及其与聚对二氧环己酮的共混物[D];四川大学;2006年
2 聂孟言;环糊精衍生物固定相气相色谱手性分离机理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0年
3 王涵文;毛细管柱内固相微萃取的研究及与毛细管气相色谱在线联用装置的研制及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3年
4 孙得志;分子识别过程的热力学半定量化研究[D];浙江大学;1999年
5 赵景红;特殊样品预处理与气相色谱/质谱在线联用技术[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6年
6 柴晓兰;活性炭纤维固相微萃取新方法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7 薛兴亚;复杂未知样品气相色谱分离分析理论基础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4年
8 何艺桦;基于CCD的小型光谱分析仪器与化学发光新技术[D];四川大学;2007年
9 汪秀丽;聚对二氧环己酮/淀粉生物降解高分子共混物的制备原理与结构性能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10 陈吉平;毛细管气液色谱保留过程及程序化发展分析方法基础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199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超男;己酰化壳聚糖的合成及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2 赵强;生物可降解聚(3-羟基丁酸酯)/聚乙二醇多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D];天津大学;2004年
3 张龙彬;辐射交联聚己内酯的降解性能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4 张萍;色谱技术在扁桃营养成分与食品农兽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D];西北大学;2004年
5 林涛;网格搜索法优化气相色谱程序升温分离[D];西北大学;2001年
6 吴骏逸;三态(固、气、生物)微界面反应过程及其应用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周强;煤层瓦斯中氢气和氦气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与应用研究[D];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04年
8 李敬霞;气相色谱在有机痕量分析中的应用[D];河北大学;2005年
9 吴秀红;溶胶—凝胶法制备新型毛细管气相色谱柱[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10 武真;基于Virtools的GC虚拟实验室的构建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蔡忠仁;专家研讨离子色谱技术新课题[N];中国化工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