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高展袁春刘峰郑执  
【摘要】:正火场残留物如碳灰、烧残物等通常经过样品预处理后进行分析鉴定。传统的样品预处理方法往往操作繁琐、费时、重复性差,而且需用大量有机溶剂,不利于分析人员的身体健康,对环境也会造成一定污染。固相微萃取(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SPME)是在固相萃取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样品预处理技术,于1989年由加拿大Waterloo大学的J.Pawliszyn教授等首次提出,1993年美国的Supelco公司推出了商业化的固相微萃取设备。该技术具有快速、高效、简便、无需溶剂、易于自动化操作等优点,近年来受到了国外学者的普遍关注,已经被用于环境分析和药品检测等许多领域,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马继平,王涵文,关亚风;固相微萃取新技术[J];色谱;2002年01期
2 苗秀生,田虹;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分析水中痕量1-萘酚[J];分析试验室;1999年05期
3 陈旭东,周红;固相微萃取-色谱/质谱技术分析水中汽油成分[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00年10期
4 梁存珍;陈家庆;朱玲;葛小鹏;桑义敏;;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法联用分析饮用水中甲基叔丁基醚[J];环境化学;2008年04期
5 刘振岭,王香,王翠红;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联用技术分析饮用水中的氯仿[J];分析试验室;2000年05期
6 高会云;何娟;刘德仓;康长安;杨柳;;固相微萃取萃取头的研究进展[J];分析仪器;2007年02期
7 张晓永,李岩,蔡文君,刘勇利;水中氯苯系化合物的固相微萃取[J];分析测试学报;2000年04期
8 尤宏,王炎,王树涛,梁志华,姚杰;固相微萃取新型活性炭涂层萃取头的研究[J];分析试验室;2004年10期
9 王小军;王东新;;固相微萃取中的溶胶—凝胶聚二甲基硅氧烷萃取头的制备与使用[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08年01期
10 张祖麟,陈伟琪,洪华生;固相微萃取法的应用及其进展[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1999年05期
11 周南;气相色谱分析的最新进展(下)[J];上海化工;2000年21期
12 张金艳,叶非;新型无溶剂样品制备方法——固相微萃取法[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01年05期
13 孙爱玲,刘雪,赵汝松,崔庆新,柳仁民;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水中的除草剂乙草胺[J];光谱实验室;2003年06期
14 苏少明;固相微萃取GC/MS法分析水中的丙溴磷[J];质谱学报;1999年Z1期
15 刘扬岷,王利平,袁身淑,汤坚;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分析白兰花的香气成分[J];无锡轻工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16 帅琴,杨薇,郑岳君,郑楚光;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有机磷杀虫剂的残留量[J];色谱;2003年03期
17 张伟亚,王成云,杨左军;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塑料浸泡液中己二酸二(2-乙基己基)酯[J];分析测试学报;2003年06期
18 陈猛,袁东星,许鹏翔,昌敦虎;固相微萃取研究进展[J];分析科学学报;2002年05期
19 贺江南,雷丽红;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检验盐酸氯丙嗪[J];光谱实验室;2002年06期
20 张雪莹;郑永杰;陈瑶;李雪;;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己二酸二酯[J];高师理科学刊;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展;袁春;刘峰;郑执;;固相微萃取GC-MS快速分析火场残留物中汽油成分[A];2004年全国有机质谱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2 冯钰锜;范毅;张敏;文毅;聂晶;;聚合物整体柱管内固相微萃取/液相色谱联用技术及其应用[A];第十五次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文集(上册)[C];2005年
3 王宇新;;固相微萃取技术研究[A];第十五次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文集(上册)[C];2005年
4 田锐;马骞;王亚荣;王柱命;杜红英;侯经国;高锦章;;SPME-HPLC联用分析环境水样中的多环芳烃[A];西北地区第三届色谱学术报告会暨甘肃省第八届色谱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孙同华;贾金平;王亚林;余江;;运用活性炭纤维-固相微萃取分析水中的HCB,α,β,γ-BHC[A];第二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4年
6 陆慧宁;;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在有机物定性分析中的应用[A];2005年全国有机质谱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7 陈思;沈妍铮;王素芳;孙武勇;陈洋;何娟;;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印迹固相微萃取的研制及性能[A];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应用化学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李芹;张秋;;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测挥发性有机物[A];第三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申书昌;肖忠峰;隋丽丽;王文波;;新型固相微萃取涂层的研究与应用[A];第十五次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文集(上册)[C];2005年
10 黄悯嘉;刘稷燕;赵宗山;孙立广;尹雪斌;江桂斌;;新型聚间甲苯胺固相微萃取涂层的制备及其在南极企鹅粪中正构烷烃测定中的应用[A];第十五次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文集(上册)[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涵文;毛细管柱内固相微萃取的研究及与毛细管气相色谱在线联用装置的研制及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3年
2 陈国文;超支化硅碳烷—硅基杂化功能材料的制备及其在色谱领域的应用[D];山东大学;2012年
3 申进朝;复杂植物样品分析中的样品处理技术与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4 蒋小岗;蛋白质组学样品预处理和自动化分析的技术和方法发展[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7年
5 陈贝贝;基于ICP-MS的联用技术及其在生命体系中元素与形态分析的应用[D];武汉大学;2010年
6 陈文章;微流控芯片Edman降解及在蛋白质测序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7 朱秋劲;17β-雌二醇及结构类似物分子印迹聚合物合成和表征[D];江南大学;2007年
8 徐路;多元校正新算法研究和二维数据分析方法在色谱分离评价中的应用[D];湖南大学;2008年
9 杨秀晗;微分离分析新方法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10 钟科军;几种电分析技术及烟用香精色谱指纹图谱的理论与应用[D];湖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钰洁;聚乙二醇溶胶—凝胶固相微萃取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2 田锐;介孔材料MCM-41的合成及其在固相微萃取中的应用[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周妍;离子液体在气相色谱中的应用[D];南昌大学;2006年
4 吴建刚;复杂体系液相色谱分析中样品预处理技术的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5 司丽丽;磺胺二甲嘧啶分子印迹整体固相微萃取棒的制备及应用[D];中山大学;2010年
6 陶艳玲;整体式固相微萃取搅拌棒的制备及其在分离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宁波大学;2011年
7 詹彤;以铅笔芯为吸咐基质的固相微萃取研究及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8 李松;电泳分离与固相微萃取联用分析复杂样品中痕量非极性化合物[D];延边大学;2012年
9 熊艳;分子印迹识别化学发光分析[D];西南大学;2006年
10 肖珂;石化厂溢油源快速查找的气相色谱指纹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