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曹汀  
【摘要】:长期以来,由于工作模式,市场份额及市场价格等种种原因,人们普遍认为交替传译易于同声传译。本文通过对两种口译形式的行业特点,对译员的要求,工作模式,质量评估标准的比较,同时运用GILE的认知负荷模型分析两种传译的工作过程,得出同传和交传在不同层面上都存在差异,具有各自的特点和难点,因而在训练方法上及技巧掌握上应该各有所侧重。所以不能笼统的认为交传易于同传,从而澄清了"交传易于同传"的观点。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吉良;交替传译与同声传译辨[J];上海科技翻译;2003年01期
2 张玉军;;《会议口译解析》述评——走近会议口译[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1年04期
3 赵敏懿;口译:技术与艺术的统一[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4 杨焱;;关于口译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年06期
5 王永秋;几个口译术语翻译不统一的问题[J];上海科技翻译;2001年04期
6 李承;;形式,技巧,认知负荷——小议同声传译和交替传译的差异[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7 张雯雯;;交替传译在同声传译培训中的作用[J];考试周刊;2008年07期
8 张乔艳;;十年来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技巧综述[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1年Z5期
9 李长栓;英汉同声传译的技巧[J];中国翻译;1998年06期
10 ;NewClass成功助力2010年全国口译大赛英语同声传译总决赛[J];中国电化教育;2010年11期
11 赵祎文;;关于交替传译中笔记的思考——与速记相区别[J];大学英语(学术版);2010年02期
12 曾思予;;浅谈同声传译及其入门技能训练[J];商情(科学教育家);2008年02期
13 陈晓春;;同声传译的认知模式与技巧[J];鸡西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14 吴玉光;;试论同声传译的质量评估[J];当代经理人(下旬刊);2006年03期
15 周树强;胡丹;;交替传译中短期记忆与笔记重要性分析[J];中国市场;2009年22期
16 仲伟合;;同声传译处理技巧(英文)[J];英语沙龙(实战版);2003年10期
17 李俊;;定语从句在同声传译中的处理策略[J];科学大众;2009年05期
18 ;“译”动的心 第四届同声传译与翻译教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二届全国高校口译邀请赛[J];中国翻译;2009年04期
19 陆庆邦;提高石油科技国际会议同声传译质量的经验[J];中国科技翻译;1992年03期
20 石杨;;同声传译的基本方法与技巧[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思佳;;交替传译笔记——理论与提高[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曹汀;;CS1之争:谁与争锋?——浅谈交替传译是否易于同声传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尚小奇;;从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对比研究浅析口译教学[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邓岚;;浅谈顺句驱动在有稿同传和同声传译中的应用[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王书林;;电视口译探悉[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6 吴婷婷;;浅谈认知心理学对同声传译的影响因素及在记忆训练中的应用[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张萍;;浅谈同声传译的训练方法[A];国际交流学院科研论文集(第一期)[C];1994年
8 田苑娜;;从沟通信息流理论浅谈接力同传[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第二辑[C];2011年
9 吴爱虹;;论同声传译中的冗余信息的作用和处理[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10 高敏毅;;从信息结构看同声传译中的省略策略[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琦璐;“听”“说”同步模式下的工作记忆与同声传译的关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2 虞文婷;交替传译中自我监控机制与自我修正模式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3 孙序;交替传译信息处理过程中语言能力与口译能力的关系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孙海琴;源语专业信息密度对同声传译“脱离源语语言外壳”程度的影响[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5 黄一;句子记忆和脱离原语语言外壳[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6 高彬;猜测与反驳[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7 杨柳燕;交替传译学习者英语口译产出的流利性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8 胡凌鹊;交替传译中笔记的心理语言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9 朱锦平;会议口译专业口译能力与外语能力的追踪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龚龙生;顺应理论在口译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承;同声传译和交替传译在质量评估标准上的差异[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4年
2 潘贝儿;论同声传译中的预测策略[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郭顺杰;预测在英汉同声传译中的价值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4 王鑫;论在英中同声传译中习语翻译的策略[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5 尚小奇;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译员素质要求异同分析[D];厦门大学;2006年
6 郭红星;科技英语的同声传译[D];广西大学;2003年
7 董丹丹;同声传译中的顺译技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卢伟;背景知识对英汉同声传译效果的影响[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9 詹德邦;交替传译与同声传译质量的比较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10 胡增;英汉同声传译中衔接转换与话语连贯初探[D];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缪迅 褚宁;同声传译人才有“摇篮”[N];解放日报;2003年
2 记者 梅志清 实习生 谢苗枫 通讯员 杨冬生;专业同声传译人才仅20人[N];南方日报;2004年
3 记者 张桂林 张琴 郑天虹;劳动,都是光荣的[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4 ;同声传译:头号稀缺人才[N];经理日报;2003年
5 罗亮亮 深圳商报记者 胡佩霞;同声传译员日薪12000元[N];深圳商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翟慎良 本报实习生 温海玲;走近涉外活动中的“同声传译”[N];新华日报;2008年
7 田冰;同声传译:21世纪头号紧缺人才[N];中国旅游报;2003年
8 ;如何学习同声传译[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3年
9 陆静斐;上海首个同声传译基地建成 相关链接[N];文汇报;2003年
10 金可;同声传译一年能赚四五十万元[N];经理日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