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括斋吟草》诗评

黄超云  
【摘要】:正王迪坤(一九一九~二零零六)字作人(以字行),号括斋。漳州芗城人。王征士履亨季子也。履亨业儒,不仕,诗礼传家,人称宗敬先生,服膺程朱理学,新编《漳州市志》有传。厦大教授叶国庆、黄典诚尊为晚近漳州理学宗师。王宅四世从事教育,一九九二年福建省教育厅颁给王宅教育世家称号。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汪榕培;自序二篇[J];九江师专学报;2000年02期
2 孟修祥;;志洁 物芳 文美——读《爱莲说》[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01期
3 白洁;;菊的文化意蕴[J];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2008年10期
4 萧文苑;陶渊明笔下的农村[J];人文杂志;1959年03期
5 陆侃如;;陶渊明的田园诗[J];文学评论;1960年06期
6 郑文;陶渊明的生活与思想[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8年05期
7 杨莼;松菊似的人格和“质而实绮”的诗篇——读《陶靖节集》的初步体会[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1982年00期
8 春来;对陶渊明田园诗的几点看法[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1期
9 李伯齐;;陶渊明散文艺术浅论[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4年02期
10 梅大圣;;陶渊明组诗三题[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1985年02期
11 艾岩;五柳先生的琢意[J];名作欣赏;1989年05期
12 谭小宝;陶渊明学术讨论会综述[J];湖南社会科学;1992年03期
13 一牛;谁是陶渊明的“亲戚”?[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2期
14 李殿玮;“跌荡昭章,独起众类”──论陶渊明的散文[J];求是学刊;1994年02期
15 蔡阿聪;人生的理想化──再论陶渊明[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16 姜兰宝;;也谈陶渊明的读书[J];文史知识;1994年07期
17 龚斌;;真了悟 真旷达——说陶渊明《挽歌诗》三首[J];中文自学指导;1994年09期
18 曹丽环;论陶渊明思想性格的矛盾性[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19 常进山;陶渊明的“任真”思想对其诗作的影响[J];天中学刊;1997年S1期
20 王伯韬;问的艺术[J];阅读与写作;1997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超云;;《括斋吟草》诗评[A];福建诗词(第十八集)[C];2008年
2 齊益壽;;陶渊明的儒者襟抱与独立精神[A];国际儒学研究(第十七辑)[C];2010年
3 胡大雷;;《形影神》与陶渊明对玄言诗的改制[A];广西语言文学学会第九次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3年
4 鄢化志;;“归去来兮”发微[A];先秦两汉文学论集[C];2004年
5 曹庆鸿;;试论陶渊明之悲情与解脱[A];先秦两汉文学论集[C];2004年
6 张忠纲;;辛弃疾与陶渊明[A];首届辛弃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87年
7 释觉真;;辛词的悟性世界[A];纪念辛弃疾逝世8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8 唐玲玲;;论稼轩词的排忧适性意识[A];首届辛弃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87年
9 蔡雅薰;;陶渊明风格之“真”——从元遗山论诗绝句谈起[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下)[C];2002年
10 李竹深;;善运故实 飘逸清新——沈雪夜诗简论[A];福建诗词(第十八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阮氏明红;汤汉注《陶靖节先生诗》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2 王明辉;陶渊明研究史论略[D];河北大学;2003年
3 傅新营;宋代格韵说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4 周双全;大陆作家在香港(1945-1949)[D];复旦大学;2004年
5 金甫暻;苏轼“和陶诗”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6 颜庆餘;北宋之后:元好问与中国诗歌传统[D];复旦大学;2008年
7 郭艳华;杨万里文学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8 周福如;香港现代派小说论[D];苏州大学;2002年
9 王小珍;宋代崇安五夫里刘氏家族及其文学研究:以刘子翚为中心[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10 石明庆;理学诗论与南宋诗学[D];南开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龙;陶渊明诗文的生命体验[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2 王赫延;文学变革大潮中的田园诗[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张秋爽;金代诗人与诗学视野中的陶渊明[D];吉林大学;2006年
4 刘少丹;追寻与坚守[D];内蒙古大学;2008年
5 袁愈宗;宋人论陶与陶诗经典化[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张慧丽;魏晋南北朝士人自我意识的再认识[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7 林汉精;陶渊明觉醒的艺术[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李雅玲;仕隐·生死:陶渊明的心结[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9 张慧芳;一个诗人和思想者与生命的相遇[D];内蒙古大学;2006年
10 耿胜英;王绩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向荣;陶渊明的气节与现代人的止泊之境[N];亚太经济时报;2000年
2 解黎晴;陶渊明与《桃花源记》创作探秘[N];中国经济时报;2010年
3 记者 朱秀敏 见习记者 毛小蕾;漳州市林语堂研究会成立[N];闽南日报;2006年
4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范子烨;陶渊明的民族属性[N];光明日报;2011年
5 徐志啸;如何认识陶渊明诗歌价值[N];中华读书报;2006年
6 解黎晴;《桃花源记》创作探秘[N];人民法院报;2005年
7 葛培岭;光彩鲜丽的学术新花[N];河南日报;2000年
8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 李鹏;誉儿与自誉[N];中国教育报;2009年
9 周笃文;清风万古陶彭泽[N];中国艺术报;2011年
10 赵金九;与颐和园创始者的对话[N];中国建材报;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