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弛豫铁电单晶1-3复合材料制备及超声换能器应用研究
【摘要】:具有复合钙钛矿结构的新型弛豫铁电单晶(1-x)Pb(Mg1/3Nb2/3)-xPbTiO3(简称PMN-PT),其001切型在准同型相界(MPB)附近三方相一侧有着优异的压电性能:机电耦合系数k33高达0.92,压电常量d33高达2000pC/N,是一种理想的压电换能材料,性能明显优于目前广泛使用的Pb(ZrxTi1-x)O3(PZT)压电陶瓷材料(k33~0.75,d33~700pC/N)。但是,PMN-PT单晶的声阻抗较高(Z~37Mrayl),有较大的电容率(ε~5000),不易实现超声换能器的声匹配和电匹配,这些缺点限制了其在超声换能器领域中的应用。压电材料与环氧进行1-3型复合是高性能压电材料制备中的一种常用方法,在降低声阻抗和电阻率的同时,因为其改变了压电材料中压电相的振动模式(厚度伸缩振动模式→长度伸缩振动模式),有效提高了材料的厚度机电耦合系数kt。我们使用切割-填充法制备了PMN-PT单晶/环氧1-3型复合材料,并确定了其最优体积分数。最终制得的PMN-PT单晶/环氧1-3复合材料,kt~0.9,Z~19.5Mrayl,ε~2300,Qm~10,d33~1000pC/N,有效的克服了PMN-PT压电单晶的一些缺点,性能也显著优于市售的PZT陶瓷和PZT陶瓷/环氧复合材料。在此制备的基础上,我们应用PMT-PT单晶/环氧1-3压电复合材料设计制作了应用于工业无损探伤的双基元纵波超声换能器和单基元横波超声换能器,-6dB相对带宽分别达到了95%和112%,主要性能指标均优于目前商业化的PZT及其复合材料陶瓷超声换能器。
|
|
|
|
1 |
谢文运,佃岳武,欧阳波,詹国良,张顺富;一种测量超声换能器导纳特性的新方法[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12期 |
2 |
王鑫;杨胡江;赵晓红;肖井华;;超声换能器方波畸变现象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年05期 |
3 |
D.Leonard,L-A Xu,张传忠;检测两种成份流量的脉冲超声换能器系统[J];压电与声光;1986年03期 |
4 |
朱昌平,陈兆华,冯若,黄金兰,魏立升,李良学;超声换能器的宽带阻抗匹配器研究[J];声学技术;1994年04期 |
5 |
方由艳;林书玉;;L型匹配网络对超声换能器振动性能的影响[J];声学技术;2010年01期 |
6 |
赵小立;周光平;程存弟;;有载超声换能器的Mbius变换分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04期 |
7 |
余厚全,屈万里,雷芙蓉,魏宗州;测井超声换能器传输特性的标准化处理[J];测井技术;1996年05期 |
8 |
马庆云,杨辉;激励脉冲宽度对超声发射能量的影响[J];矿业研究与开发;2000年05期 |
9 |
温建强;刘美丽;;PZT厚膜及高频超声换能器的研究[J];应用声学;2010年01期 |
10 |
李贵花;张向慧;傅水根;左晶;高炬;;基于四端网络法的指数形超声换能器性能分析[J];机械设计与研究;2010年03期 |
11 |
吴本玉;莫喜平;;有限元简化模型应用于超声换能器模拟分析[J];声学技术;2010年04期 |
12 |
俞宏沛;超声换能器,变幅杆及其组合的一种计算方法[J];应用声学;1988年04期 |
13 |
林书玉;指数型纵-扭复合模式超声换能器研究[J];声学与电子工程;1996年01期 |
14 |
郭建中,林书玉,高伟;超声换能器电感电容匹配电路的改进[J];压电与声光;2005年03期 |
15 |
杜宏伟,彭虎,韩雪梅,冯焕清;基于Fourier-Bessel分解的环型超声换能器设计[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
16 |
张志甜;张超;王文炎;冯冠平;;考虑电极层影响的KLM模型计算方法[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11期 |
17 |
张志甜;张超;王文炎;冯冠平;;考虑电极层影响的KLM模型计算方法[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预览;2009年11期 |
18 |
邓明晰,林靖波,水永安;用时域自易法测量超声换能器灵敏度[J];应用声学;1994年06期 |
19 |
王志刚;超声换能器与反应溶液之间的电声藕合作用[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6期 |
20 |
姜兴刚;张德远;;超声换能器过固有谐振区匹配理论[J];机械工程学报;2007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