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盖广清张海波马小秋  
【摘要】:本文研究了掺粉煤灰对陶粒泡沫混凝土的强度和表观密度的影响,并测定了粉煤灰陶粒泡沫混凝土的导热系数。结果表明粉煤灰陶粒泡沫混凝土具有强度高、干表观密度低和导热系数低的优点,用它制成的承重保温砌块性能优异,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郑娜;李艳芳;闫杰;;陶粒泡沫混凝土承重保温砌块研究[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2 ;粉煤灰加气保温材料的生产[J];铁道标准设计;1972年05期
3 ;本刊1987年度总目录[J];建筑节能;1987年06期
4 郭玉顺;张淑清;郭自力;赵建新;;J型泡沫剂及其省能建材制品[J];建筑节能;1991年06期
5 胡国良;粉煤灰击实试验方法的探讨[J];电力勘测;1995年02期
6 杨静,覃维祖;粉煤灰对高性能混凝土的影响[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1998年05期
7 陈德勤;因地制宜研制开发粉煤灰页岩砖[J];粉煤灰综合利用;1998年03期
8 范锦忠;优先开发和发展粉煤灰轻集料[J];房材与应用;1999年01期
9 姚启均;无粘土全粉煤灰烧结砖[J];建材工业信息;1999年01期
10 奚韶珍;两种外墙用保温材料的研发[J];粉煤灰综合利用;2004年04期
11 汪多仁;粉煤灰复合板[J];建材工业信息;2004年12期
12 陈冀渝;;无粘土粉煤灰-矿渣烧结砖的研制[J];砖瓦世界;2009年06期
13 ;15厘米厚粉煤灰水渣混凝土保温墙板[J];暖通空调;1972年12期
14 ;宝鸡粉煤灰硅酸盐墙板的研制与应用[J];建筑节能;1981年06期
15 薛记;;蒸压粉煤灰硅酸盐混凝土[J];砖瓦世界;1984年20期
16 ;粉煤灰木屑制品[J];山西建筑;1986年Z1期
17 ;《硅酸盐建筑制品》1988年度总目录(1988年第1至6期 总第77至82期)[J];建筑节能;1988年06期
18 郑国钧;;粉煤灰代替滑石粉用作沥青填充料[J];中国建筑防水;1988年04期
19 王昌义;;美国电厂灰在运输工程中应用概况[J];粉煤灰综合利用;1990年Z1期
20 朱滨杰,刘洪林;试论粉煤灰在建筑砂浆中的应用及试验研究[J];哈尔滨铁道科技;199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盖广清;张海波;马小秋;;掺粉煤灰陶粒泡沫混凝土承重保温砌块的研究[A];固体废弃物在城镇房屋建筑材料的应用研究——中国硅酸盐学会房建材料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封孝信;冯乃谦;韩冬;;粉煤灰与沸石的复合对ASR的影响[A];HPC2002第四届全国高性能混凝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戴镇潮;;粉煤灰的水化热及对混凝土密实性和后期强度的影响[A];HPC2002第四届全国高性能混凝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余斌;;复合硅酸盐水泥在预拌混凝土中应用的初探[A];第九届全国水泥和混凝土化学及应用技术会议论文汇编(上卷)[C];2005年
5 匡楚胜;李涛;谢桂;全启峰;余俊荣;阮明强;;混凝土掺粉煤灰若干问题探讨——与《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商榷[A];全国高性能混凝土和矿物掺合料的研究与工程应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6 姜博;高岩;;YBJK-Ⅰ型高效粉煤灰激发剂的研制[A];全国高性能混凝土和矿物掺合料的研究与工程应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7 鞠丽艳;张雄;;高性能混凝土用多元复合矿物外加剂的优化配伍研究[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水泥基材料论文集(下册)[C];2003年
8 赵传文;朱广祥;赵宇昕;;烧胀型轻质粉煤灰陶粒的研制与生产[A];“第八届全国轻骨料及轻骨料混凝土学术讨论会”暨“第二届海峡两岸轻骨料混凝土产制与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董刚;陈益民;张洪滔;文俊强;唐润荣;吴春丽;;水泥-粉煤灰体系中粉煤灰细度对粉煤灰反应程度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水泥和混凝土化学及应用技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梁志荣;曹名葆;叶柏荣;;镇海电厂吹填粉煤灰的工程性质[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七届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奥兰尼(Akinkurolere Olufunke Olanike);再生混凝土(RAC)的特性试验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2 代奎;矿渣粉煤灰混合胶凝体系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9年
3 艾红梅;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4 代国忠;预应力锚杆早强型水泥浆液试验研究与锚固机理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5 胡明玉;运用模糊神经网络研究碱集料反应和混凝土性能[D];南京工业大学;2003年
6 关少波;钢渣粉活性与胶凝性及其混凝土性能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7 李固华;纳米材料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8 丁庆军;高强次轻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9 田耀刚;高强混凝土阻尼功能设计及其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10 李九苏;基于活性粉末增强的混凝土再生利用技术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文勋;粉煤灰早期活性激发及其机理研究[D];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2002年
2 侯东君;用作墙体材料的陶粒泡沫混凝土配合比与性能研究[D];华侨大学;2012年
3 肖建华;大掺量粉煤灰免振捣混凝土性能研究及机理分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4年
4 霍宝荣;粉煤灰、自燃煤矸石空心砌块的试验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5年
5 宗永红;乌鲁木齐地区碱-骨料反应及预防措施的研究[D];新疆大学;2005年
6 白俊本;粉煤灰在灰土地基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7 姜云;玻璃纤维改善水泥——粉煤灰稳定土性能的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1年
8 高波;粉煤灰发泡混凝土的试验研究与工程应用[D];西安理工大学;2004年
9 邓庆阳;煤矸石混凝土刚性桩复合地基的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10 纪花;掺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的研制与应用技术[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春红;辽阳 废弃粉煤灰变“金砖”[N];辽宁日报;2007年
2 林传仁;“吃”进粉煤灰 “吐”出新建材[N];福建日报;2006年
3 戚敏红 程伟虹;全市三成粉煤灰 “砌成”高楼大厦[N];江阴日报;2010年
4 记者 杨煜莲;昌鑫成为宁夏新墙材龙头企业[N];中国建材报;2006年
5 赣文;江西时代高科公司45万吨干混砂浆生产线竣工[N];中国建材报;2010年
6 王海蓉;山东:工业垃圾带来亿元经济效益[N];国家电网报;2009年
7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教授级高工 崔源声;水泥行业如何利用矿渣和粉煤灰发展循环经济[N];中国建材报;2010年
8 孙岚;我市废弃粉煤灰造就建材大基地[N];大庆日报;2008年
9 邓书恒王雅云;节能环保新型建材项目在鹿泉开工[N];石家庄日报;2007年
10 记者 韩金书 付强;辽源一环保项目安装调试[N];吉林日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