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非金属材料发展的新趋势及其影响
【摘要】:正无机非金属材料与金属材料和有机高分子材料是当前三大材料领域。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是以硅酸盐为基础,所以也称硅酸盐材料。最早的人工制造的硅酸盐材料为陶瓷,所以无机非金属材料在习惯上也称呼为陶瓷,这是广义上的陶瓷(ceramics)。这些名称还沿用至今,如从事无机非金属研究的学会称陶瓷学会或硅酸盐学会,如日本陶瓷学会、美国陶瓷学会以及俄罗斯硅酸盐学会、中国硅酸盐学会等。
|
|
|
|
1 |
姜秀榕;童长青;胡志彪;周云龙;;应用型本科院校《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广东化工;2011年02期 |
2 |
谢峻林,张联盟,吴建峰;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实验与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J];理工高教研究;2002年04期 |
3 |
杨军平,高绪珊,童俨;碳纳米管增强PA6纤维的性能[J];材料研究学报;2004年05期 |
4 |
;正在崛起的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J];机械工程材料;2005年04期 |
5 |
刘桂香,徐光亮,罗庆平;sol-gel法制备表面改性纳米氧化锌[J];电子元件与材料;2005年10期 |
6 |
王林斗;王可;匡俊华;高明皓;;SnO_2纳米薄膜的自组装制备及表征[J];电子元件与材料;2006年03期 |
7 |
曹小明;田冲;张劲松;刘强;;泡沫碳化硅陶瓷的导电性能[J];材料研究学报;2006年02期 |
8 |
侯贵华;罗驹华;陈景文;;用稻壳灰为硅源合成有序介孔二氧化硅材料的研究[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04期 |
9 |
李莉;童茂松;翁爱华;;复合钒钼酸干凝胶薄膜湿敏特性的影响因素[J];电子元件与材料;2006年08期 |
10 |
杨芬;张学俊;甘复兴;;低团聚掺锑氧化锡纳米微粉的制备[J];电子元件与材料;2006年11期 |
11 |
席国喜;焦玉字;路迈西;;废锂离子电池共沉淀法制备CoFe_2O_4纳米晶体[J];电子元件与材料;2008年05期 |
12 |
张东恩;;《无机非金属材料》考试方式改革初探[J];考试周刊;2008年42期 |
13 |
申玉双;杨芙丽;许新芳;翟学良;;Sol-甩膜法制备钛酸钡薄膜及其微观形态的SPM研究[J];河北省科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
14 |
王玉乾;王兵;孟祥钦;甘孔银;;掺硼对超纳米金刚石薄膜的影响[J];材料研究学报;2009年03期 |
15 |
张乐媛
,程蓓;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实习教学的改革设想[J];理工高教研究;2001年04期 |
16 |
梁金生,王静,金宗哲,王家胜;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抗菌性能[J];山东陶瓷;2003年04期 |
17 |
夏傲,苗鸿雁,李永强;水热合成钛酸铋纳米粉体的研究[J];电子元件与材料;2005年11期 |
18 |
窦雁巍;胡明;崔梦;宗杨;;多孔硅表面氧化钒热敏电阻薄膜的阻温特性[J];材料研究学报;2006年05期 |
19 |
苗鸿雁;王世平;谈国强;;铌酸钠粉体的水热合成及表征[J];电子元件与材料;2006年11期 |
20 |
吕燕飞;吴希俊;吴大雄;;纳米BaF_2粉体的热稳定性[J];材料研究学报;2007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