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3+)/Dy~(3+)共掺杂硫系玻璃的近红外发光性能
【摘要】:Dy~(3+)掺杂硫系玻璃是潜在的1.3μm 光纤放大器材料,本文主要研究Tm~(3+)/Dy~(3+)共掺杂Ge-Ga-Sb-Se 玻璃的近红外发光性能,以确定Tm~(3+)对Dy~(3+):1.3μm 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m~(3+)的引入能够显著提高Dy~(3+):1.34μm 发光强度、增加荧光衰减寿命,是一种高效的敏化离子。敏化作用主要来源于Tm~(3+):~3H_5能级向Dy~(3+):~6F_(11/2)·~6H_(9/2)能级的共振能量传递。施主离子(Tm~(3+))的荧光衰减变化特征证实,能量通过直接相互作用进行传递或者在施主离子间以扩散-限制机制迁移直到受主离子(Dy~(3+))附近再通过直接作用进行传递。
|
|
|
|
1 |
张伟达,闵嗣桂,杨涵美;砷碲玻璃的析晶研究及其结构探讨[J];硅酸盐学报;1990年04期 |
2 |
余尧楚,杨佩红;硫系玻璃中微量杂质对光性影响的消除和测定(续)[J];玻璃与搪瓷;1988年04期 |
3 |
陈国荣,程继健;Si_3N_4对硫系玻璃的热学和力学性质的影响[J];硅酸盐学报;1999年01期 |
4 |
杨佩红,毛锡赉,刘建蓉;测温用硫系玻璃红外光纤[J];玻璃与搪瓷;1989年01期 |
5 |
张军杰,胡和方,张龙,林凤英;掺Pr~(3+)硫(卤)系玻璃1.3μm光纤放大器[J];功能材料;1999年05期 |
6 |
陈国荣,程继健;硫系玻璃的N~+离子注入及表面改性研究[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1998年04期 |
7 |
杜金成,张久明,赵修建;硫系玻璃结构的RMC计算机模拟[J];材料研究学报;1998年02期 |
8 |
毛锡赉,杨佩红;硫系玻璃红外光纤芯料的研究[J];光学学报;1985年10期 |
9 |
许彦涛;郭海涛;陆敏;林傲祥;彭波;于凤霞;;高非线性硫系玻璃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0年19期 |
10 |
梁振华,程继健;掺铁与铜的硫系玻璃的电学性质与能带结构[J];无机材料学报;1992年02期 |
11 |
杨海,褚乃林,韩兆忠,胡国元;含锗硫系玻璃中氧吸收的消除[J];稀有金属;1998年02期 |
12 |
李忠秀;徐铁峰;沈祥;戴世勋;王训四;聂秋华;章向华;;Dy~(3+)掺杂Ge-Ga-Sb-S-CsI硫卤玻璃的热学特性及析晶动力学研究[J];硅酸盐通报;2010年02期 |
13 |
程继健,梁振华;Cu-As-Se硫系玻璃的结构研究[J];硅酸盐学报;1988年04期 |
14 |
黄正裕;戴世勋;孙高海;徐铁峰;聂秋华;沈祥;王训四;;Er~(3+)掺杂Ge-Ga-S-KBr硫卤玻璃的中红外发光和多声子弛豫的研究[J];光子学报;2010年08期 |
15 |
黄正裕;戴世勋;徐铁峰;王训四;聂秋华;沈祥;;Er~(3+)掺杂Ge_(25)Ga_(10)S_(65)玻璃的中红外发光及多声子弛豫[J];硅酸盐学报;2010年12期 |
16 |
马英仁,陆家福,闵嗣桂;硫系玻璃存储薄膜中的导电沟道[J];玻璃与搪瓷;1985年02期 |
17 |
徐翠莲;王雯洁;;硫系玻璃材料光学非线性研究进展[J];科技信息;2010年04期 |
18 |
龚跃球;陶海征;赵修建;;硫系玻璃中光诱导各向异性效应的研究[J];玻璃与搪瓷;2006年02期 |
19 |
张鸣黎,毛锡赉,干福熹;Ge—Ga—S系统若干硫系玻璃的研究[J];玻璃与搪瓷;1986年01期 |
20 |
梁振华;程继健;;Cu-As-Se硫系玻璃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研究[J];化学传感器;1988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