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烧后的YSZ粉体对Ni/YSZ阳极性能的影响
【摘要】:对YSZ粉体的预烧处理会改变其粒径分布及比表面积的大小,相应地也会影响到Ni/YSZ金属陶瓷的性质。本文研究了经900℃预烧的YSZ粉体与NiO粉末混合后得到的阳极材料的性能,包括XRD,烧结收缩及单电池的性能。预烧后的YSZ粉体粒度分布与比表面积有明显变化,对NiO-YSZ晶体结构无影响,但是总的收缩率会因掺入的YSZ的不同而改变,掺入经900℃预烧的YSZ粉体的阳极材料,其总收缩率更接近于YSZ电解质。单电池的测试结果表明由掺入预烧YSZ粉体的阳极制成的单电池性能略低于使用掺入未预烧YSZ的情况。
|
|
|
|
1 |
刘荣辉;马文会;王华;杨斌;马学菊;戴永年;;甘氨酸-硝酸盐法合成La_(1-x)Sr_xCr_(1-y)Mn_yO_(3-δ)阳极材料及性能研究(英文)[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S1期 |
2 |
朱伟长;卢异飞;俞海云;郑翠红;闫勇;孙颜刚;;La_(1-x)Ca_xCrO_3对硫-氧燃料电池催化性能的研究[J];电源技术;2011年01期 |
3 |
尹艳红,李少玉,朱威,夏长荣,孟广耀;钙掺杂的氧化铈用于中温SOFCs阳极材料研究[J];中国稀土学报;2005年03期 |
4 |
由宏新;刘国东;丁信伟;陈刚;阿布里提·阿布都拉;;YSZ包覆NiO阳极的SOFC发电性能(英文)[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S1期 |
5 |
周玲;李萍;颜幼平;;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碳材料对产电性能的影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
6 |
杨遇春,郑有国;锂离子电池材料新进展[J];电池;1998年04期 |
7 |
宋粤华;非化学计量氮化锂基锂离子电池阳极材料研究[J];盐湖研究;2002年02期 |
8 |
杨兵初;唐成颖;刘志坚;;热电池新型阳极材料Li-B合金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4年05期 |
9 |
谢吉虹;郑颖平;查燕;孙岳明;孙柏旺;;甲烷为燃料的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阳极材料研究进展[J];江苏化工;2007年04期 |
10 |
余琨;宋觉敏;蔡志勇;杨军;薛新颖;雷路;;镁及镁合金电池阳极材料的研究、开发及应用[J];金属功能材料;2010年04期 |
11 |
尹立辉,高俊奎,邱瑞珍;锂离子蓄电池电镀锡阳极材料的研究[J];电源技术;2005年11期 |
12 |
李彦;吴金星;赵大治;魏新利;;柠檬酸-硝酸盐法制备中温SOFC材料[J];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07年01期 |
13 |
刘继波;钟晖;戴艳阳;钟海云;;一氧化钛作为电解电容器阳极材料的研究[J];稀有金属;2007年S1期 |
14 |
牛晓萌;许四红;陈明鸣;王成扬;朱斌;;掺杂炭黑的MO-SDC作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阳极[J];电源技术;2007年11期 |
15 |
余建柏;陈铭;;电刷镀流镀技术及其在产品再制造中的应用[J];机械设计与研究;2008年04期 |
16 |
王慧勇;梁鹏;黄霞;王晓昌;;微生物燃料电池中产电微生物电子传递研究进展[J];环境保护科学;2009年01期 |
17 |
曾丽珍;李伟善;;微生物燃料电池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J];电池工业;2009年04期 |
18 |
宋彦彬,李纪虹,孙力;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J];沈阳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1期 |
19 |
程继贵,邓丽萍,孟广耀;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阳极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新进展[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2年06期 |
20 |
孙秀府;郭瑞松;李娟;;La掺杂SrTiO_3阳极材料性能研究[J];电源技术;2006年10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