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和K掺杂对La_2Mo_2O_9中氧离子扩散及直流电导的影响
【摘要】:本文采用电导测量和介电弛豫方法研究了Bi和K掺杂对新型氧离子导体La2Mo2O9的氧离子扩散和离子导电的影响。在掺杂的试样中观察到了两个与氧空位短程扩散有关的介电弛豫峰。Bi和K掺杂后,氧空位的扩散激活能增加。适当的掺杂可以有效地抑制相变,并且在2.5%K掺杂的试样中得到了最高的低温电导率。低温电导率的改善对该类材料的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
|
|
|
1 |
;日本研制出新型电解质材料[J];新材料产业;2000年06期 |
2 |
张仲生;氧离子固体电解质的发展及应用[J];稀有金属;1982年05期 |
3 |
曲喜新;一种新型电解电容器——氮化钽电容器[J];电子元件与材料;1993年01期 |
4 |
夏正才,唐超群,李衷贻,成鑫华;ZrO_2基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中电荷输运研究[J];电源技术;2000年01期 |
5 |
夏正才,唐超群,周东祥;Sr掺杂量对La_(1-x)Sr_xMnO_(3-δ)离子导电性能的影响[J];功能材料;2000年02期 |
6 |
李春鸿;可使固体电解质燃料电池小型化的新型电解质材料[J];稀土信息;2000年02期 |
7 |
张征林,舒余德,蒋汉瀛;硫酸盐体系中硫化镍阳极电化学溶解动力学[J];有色金属;1984年03期 |
8 |
夏正才,唐超群;两种不同阳极材料SOFC的性能及阳极反应机制[J];电源技术;1999年03期 |
9 |
肖循,唐超群,夏正才;两种不同阴极材料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J];电源技术;2002年03期 |
10 |
王振林;高奇峰;姜玉根;;热处理对MOA用ZnO电阻片电气性能的影响(续)[J];电瓷避雷器;2005年06期 |
11 |
夏正才,唐超群;CH_4-O_2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化学反应研究[J];电源技术;1999年06期 |
12 |
曹万强,成元发;掺锆SnO_2酒敏陶瓷的工艺探讨[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4期 |
13 |
曲喜新;固体钽电解电容器的进展[J];电子元件与材料;1986年02期 |
14 |
赵兵,卢立柱,谢慧琴;中低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电解质材料[J];稀土;1998年04期 |
15 |
陈勇;刘金;;KJ-A型空气净化器工作原理[J];家用电器;1998年03期 |
16 |
赵维义,唐超群,夏正才;用正电子湮没研究CaO掺杂的CeO_2氧离子导体[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2000年08期 |
17 |
李春洪;高性能LaGaO_3系氧化物离子导体在燃料电池中的应用[J];稀土信息;2000年06期 |
18 |
沈胜强,郝刚,阿布里提·阿不都拉;平板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初步研究[J];节能;2002年08期 |
19 |
杨遇春;稀土氧化物快离子导体[J];稀土信息;2002年02期 |
20 |
;日本科学家发现一种新的高温超导物质[J];变压器;2008年08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