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陶瓷窑炉工程化策略探讨
【摘要】:本文从系统工程和最优化的角度出发,根据我国现代陶瓷窑炉的发展特点,结合现代陶瓷企业在高品质产品生产工艺、现代集成制造技术、企业文化建设、信息化建设、环保和劳动安全等方面的社会化需求,以及我国不同层次的社会经济能力及需求,探讨了我国现代陶瓷窑炉的工程化策略。
|
|
|
|
1 |
刘建军,翁锦文;采用SCR法降低陶瓷窑炉废气内NO_x的探讨[J];中国陶瓷工业;2004年05期 |
2 |
罗民华,曾令可,童晓濂;陶瓷窑炉控制技术的现状与展望[J];河南建材;2001年02期 |
3 |
王小明,黄之初,王晓春;基于网络的陶瓷窑炉“用户群”技术支撑平台的初步研究[J];山东陶瓷;2005年01期 |
4 |
鄂加强,赵学辉;燃重油陶瓷窑操作优化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及应用[J];陶瓷学报;2003年03期 |
5 |
谭绍祥;绿色窑炉—中国陶瓷窑炉今后的发展方向[J];江西能源;2003年01期 |
6 |
孟令启,张洛明,刘广华;陶瓷窑液压推进装置设计[J];液压与气动;2005年03期 |
7 |
陈功备,黄卫云,洪亮;高温空气燃烧技术在陶瓷工业窑炉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陶瓷工业;2004年04期 |
8 |
李湘洲;国外陶瓷窑炉节能技术简介[J];节能技术;1997年05期 |
9 |
陶珍;;基于知识工程的陶瓷窑虚拟设计探讨[J];佛山陶瓷;2011年06期 |
10 |
陈真勇,史久根,孙宁,张培仁;陶瓷窑温度控制CAN总线模块的研制[J];自动化与仪表;2004年02期 |
11 |
李湘洲;国外陶瓷窑炉节能技术简介[J];信息空间;1998年03期 |
12 |
陶珍;;虚拟现实技术在陶瓷窑3D仿真中的应用[J];佛山陶瓷;2006年11期 |
13 |
刘文超;金雪丰;文昌俊;杨练根;;基于UC/OS-Ⅱ的陶瓷窑温度测控智能核研究[J];中国仪器仪表;2006年05期 |
14 |
张玉杰,侯撑选;高温陶瓷窑炉温度场测量系统的研制[J];陶瓷;2005年04期 |
15 |
武立云;超高温陶瓷窑用二段燃烧调温高速烧嘴[J];中国陶瓷工业;1996年03期 |
16 |
张先良;抽气热电偶隔热罩黑度变化下陶瓷窑高温烟气测温误差分析[J];中国测试技术;2004年06期 |
17 |
陈进,黄芳!机电学院,张纪凡;基于经验规则的立窑偏火控制[J];武汉工业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
18 |
王昌福;峨眉水泥厂2号窑筒体变形事故整形处理的方法[J];新世纪水泥导报;2000年03期 |
19 |
刘建军,屠原祯;采用气体膜分离技术降低高温陶瓷窑炉内NO_x的研究[J];陶瓷学报;2005年01期 |
20 |
吕志勤,肖喜亮;粉煤灰轻骨料隧道窑烧成工艺研究[J];山东建材;1999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