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许昌市降水资源及变化分析研究

苏丰敏  王军  王卫民  
【摘要】:正水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特别是农业生产,农作物的生长离不开正常的水分供应。自然降水和灌溉水是农业水分的主要来源,灌溉水也主要来源于自然降水。同时,降水的多少又会导致旱涝灾害。因此,研究我市降水资源、防御旱涝灾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建国以来降水观测资料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许昌市降水量不但年际变化大,而且月际变化也大,常常导致旱涝灾害。特别是旱灾出现频繁、夏季洪涝灾害突出。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戴若兰,梁天刚,徐雨清,王兮之;集雨农业降水资源评估方法的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1期
2 冯长根;加强新技术基础性研究,提高降水资源利用率[J];科技导报;1998年10期
3 贾世靖,张杰;黑龙江省创业农场降水资源高效利用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0年04期
4 于俊伟;周涛;;贵州省近50a降水资源的评估[J];贵州气象;2005年S1期
5 岳家庚;袁丽;代广勇;行久;;阜新地区设计降雨分析计算[J];科技创新导报;2007年33期
6 林宗桂;运用统计决策作降水资源的动态评价[J];广西气象;1990年03期
7 邓子风,张英;新疆山区降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92年04期
8 桑修诚;;新疆降水资源在农牧业生产中的意义[J];新疆气象;1990年03期
9 冯明;湖北省降水变化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8年03期
10 林纾;王毅荣;;中国黄土高原地区降水时空演变[J];中国沙漠;2007年03期
11 陈建新;;南水北调中线渠首淅川的降水资源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2期
12 韩兰英;陈全功;张正偲;;甘肃省近30年平均降水空间模拟方法的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年03期
13 喻光明,谭传凤,刘美文;咸宁市降水资源的GMK评价[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1期
14 李栋梁,彭素琴;中国西部降水资源的不稳定性[J];资源科学;1992年05期
15 王怀清;彭静;赵冠男;;台风降水对江西水资源与水稻生产的影响[J];自然灾害学报;2010年02期
16 苏丰敏;李文峰;王军;王卫民;;许昌市降水资源及变化分析研究[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11年02期
17 林之光,陆业传,陈玉琼;黄淮海及其附近地区降水资源的稳定性[J];应用气象学报;1990年03期
18 张军民;;伊犁河流域气候资源特点及其时空分布规律研究[J];干旱气象;2006年02期
19 杨万春;;近40年韶关地区可利用降水资源变化特征[J];广东气象;2009年02期
20 梁萍;陈葆德;陈伯民;;上海1873年至2007年汛期水资源的气候变化特征[J];资源科学;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建新;陈燕;刘伟;刘萌;温洛;易伟霞;陈宇;;南阳市的降水资源分析[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气候资源应用研究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2 苏丰敏;王军;王卫民;;许昌市降水资源及变化分析研究[A];天气、气候与可持续发展——河南省气象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李玉林;杨梅;;夏季对流云增雨作业天气条件与降水资源特征[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技术专题研讨会”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4 白国平;白月波;潘新源;;开发降水资源 建设生态包头[A];粮食安全与现代农业气象业务发展——2008年全国农业气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张旭东;辛吉武;王润元;尹东;;基于DEM的甘肃省降水资源分析[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气候资源应用研究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6 薄玉华;包殊芬;苏立娟;;近10年锡林郭勒盟春季云与降水资源特征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技术专题研讨会”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7 吉奇;魏军;;50多年本溪地区水资源的气候特征[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气候资源应用研究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8 石慧兰;贾汉奎;邵志勇;陈成国;;德州55年各级降水日数与降水量变化[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9 除多;德吉央宗;普布次仁;;基于SPOT VEGETATION NDV的西藏藏北高原典型植被生长对气候要素变化的响应研究[A];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王毅荣;姚玉璧;李耀辉;;中国黄土高原降水格局[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静;宁南旱区降水规律分析及降水资源化技术途径选择[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2 吴雷柱;鲁西南土壤干旱与大气降水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聂鑫;玛曲降水资源调控技术研究启动[N];中国气象报;2010年
2 阿庆;气候:有弊有利的一把“双刃剑”[N];安庆日报;2006年
3 张军;增加降水4.4亿立方米[N];北京日报;2007年
4 刘毅;北京降水量连续八年偏少[N];人民日报;2007年
5 记者 张军 方芳;只要瞅准机会立马人工增雨[N];北京日报;2009年
6 记者 冉瑞奎;为加速气象事业发展寻求支持[N];中国气象报;2003年
7 丁继武 袁佳双;关键技术将全面提高我国人影工作水平[N];中国气象报;2006年
8 本报通讯员 任俊;打好抗旱攻坚战[N];中国气象报;2010年
9 张军;人工增雨不会危害人体和环境[N];北京日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阎莉 实习生 刘金凤;遏制气候变暖 我们人人有责[N];咸阳日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