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7·23”济源市大暴雨天气过程雷达产品特征分析

胡玉梅  于丽洁  张艳玲  周丹丹  
【摘要】:正暴雨是我市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具有明显的特征,这种特征就是持续时间短、强度大,因此做好、做准暴雨特别是短时大暴雨天气的预报就显得尤为重要。7月23日12时到25日10时济源市过程雨量在80—169毫米之间,区域大暴雨集中分布在市东南部的丘陵和平原区,降水随时间变化呈双峰型。由于时间短,强度大,此次强降水造成市区多条道路、部分村庄严重积水,轵城镇丁斗村交通坝发生险情,全市14个镇(街道)不同程度受灾。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沈建国,康玲;1989.07.21大暴雨的诊断分析与数值试验[J];气象;1992年10期
2 张洪英;王英;;一次冷式切变线引发区域性大暴雨过程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9期
3 李银娥,钱兆熊;1999年湖北省梅雨期首场大暴雨的中尺度分析[J];湖北气象;2000年03期
4 陈明璐;张洁婷;;玉林市“6·21”大暴雨成因分析[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0年04期
5 郭卫华;李永果;马丽;刘强;;一次山东大暴雨天气形成机制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1期
6 张经珍,侯淑梅,张洪卫,郝家学;中低纬度系统相互作用对山东“99.8”大暴雨的影响[J];气象;2000年05期
7 崔亚娈;魏海茹;宋文亮;范艳琴;潭江瑞;;大暴雨天气特征分析与落区关系的研究[J];山西气象;2007年02期
8 郝兰春;康桂红;贾思之;侯玉杰;;2006年7月3日宁阳县大暴雨过程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年27期
9 张玉峰;贾成刚;吴丽敏;;中γ尺度大暴雨的生成与特征[J];气象与环境科学;2009年S1期
10 冯晋勤;童以长;罗小金;;一次中-β尺度局地大暴雨对流系统的雷达回波特征[J];气象;2008年10期
11 熊秋芬;胡江林;张耀存;;梅雨锋降水带中不同地域大暴雨成因的对比分析[J];气象;2006年07期
12 罗雅;;环江县“2005-04-25”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J];贵州气象;2006年S1期
13 姚建春;张华江;罗伟华;;兴宁市一次大暴雨降水过程的分析[J];广东水利水电;2009年03期
14 王艳兰;2002年前汛期桂林大暴雨特征与数值预报产品应用分析[J];广西气象;2003年03期
15 冯晓玲;;2007年6月12~13日柳州市特大暴雨过程分析[J];气象研究与应用;2008年S1期
16 杨静;罗宇翔;杨利群;廖移山;;贵州南部山区一次大暴雨的数值模拟[J];气象科学;2011年03期
17 赵俊荣,刘宝珩;“96·7”阿勒泰暴雨个例分析[J];新疆气象;1997年01期
18 谢晓燕;景德镇市“97-11-25”大暴雨初步分析[J];江西气象科技;1998年03期
19 何明琼,熊传辉,曹玉华,吴桂玲,饶传新;1998年汛期湖北省大暴雨过程干线空间分布特征[J];湖北气象;1999年02期
20 黄成亮,张卫,李庆,李民;“9.18”四川盆地大暴雨雷达回波特征[J];气象;2002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玉梅;于丽洁;张艳玲;周丹丹;;“7·23”济源市大暴雨天气过程雷达产品特征分析[A];天气、气候与可持续发展——河南省气象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王芹;;“05·7”襄樊大暴雨天气分析及模型预报检验[A];2006年湖北省气象学会学术年会暨湖北省第一届防雷论坛学术论文详细文摘汇集[C];2006年
3 王建明;张育萍;;江苏张家港市梅雨期一次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提高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江苏省气象学会第七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4 赵卓勋;;一次强对流天气的雷达回波分析[A];2007年湖北省气象学会学术年会暨全省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学术交流会议学术论文详细文摘汇集[C];2007年
5 刘慧敏;毕旭;曹楚;;陕北一次突发性暴雨的多普勒回波中尺度分析[A];全国中尺度气象学术研讨会摘要文集[C];2008年
6 黄慧君;李庆红;;切变线类大~暴雨过程合成诊断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陈晓娟;沈阳;穆建华;闫军;;一次连续性大到暴雨过程的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雷达气象学与气象雷达委员会第二届学术年会文集[C];2006年
8 李永智;吕作俊;李京梅;邹玉文;李晓林;;三门峡“2008.7.21”暴雨过程初探[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天气预报准确率与公共气象服务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9 璩瑛;陈晓红;;滁州“0374”特大暴雨初探[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03.7淮河大水的水文气象学问题”分会论文集[C];2003年
10 席世平;张一平;;2003年两场暴雨过程中的物理量的对比分析[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03.7淮河大水的水文气象学问题”分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杭锋;长江下游地区梅雨锋边界层中尺度扰动涡旋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赵玉春;热带扰动引发华南前汛期暴雨的机理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3 慕建利;陕西关中强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9年
4 覃丹宇;梅雨暴雨云团的卫星观测及其形成和发展机理研究[D];南京气象学院;2004年
5 张丰启;山东半岛冷流降雪天气机理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6 汤杰;梅雨锋暴雨β中尺度涡旋结构与机理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7 寿亦萱;中尺度高空急流—锋云系与暴雨的结构及演变机制的动力学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8 杨成芳;渤海海效应暴雪的多尺度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
9 姜勇强;风场扰动激发中尺度天气系统的动力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10 丛春华;热带气旋远距离暴雨的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容;梅汛期江淮切变线暴雨诊断及数值模拟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2 张晓伟;基于MICAPS平台的风切变线的识别与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杨学斌;“09.05”山东春季极端暴雨多尺度综合分析[D];兰州大学;2010年
4 刘运成;川北“05.7.18”大暴雨的湿Q矢量诊断分析[D];兰州大学;2006年
5 王淑云;干侵入在环渤海地区秋季暴雨中的作用[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5年
6 李军霞;多普勒天气雷达径向速度场中逆风区的分析与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7 刘健;一次切变线降水的微物理特征分析及播撒效应的数值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6年
8 王莉;GWDO参数化方案以及地形对一次大别山暴雨的影响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9 申林;湖南地区汛期暴雨分类及其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10 苏爱芳;河南典型天气系统云和降水的多尺度结构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通讯员 卢宪梅 李佳旭;争锋大暴雨[N];中国气象报;2010年
2 实习记者 刘杰 特约通讯员 金平;我市出现1996年以来影响范围最大暴雨 这个周末还是雨水相伴[N];廊坊日报;2011年
3 通讯员 宁成贤 记者 周爱明;降水100毫米,大暴雨考验南京城[N];南京日报;2011年
4 金寒梅;城市化要给暴雨留足空间[N];中国水利报;2009年
5 记者 柳德新 实习记者 邹靖方;湘江中下游、资水上游普降大暴雨[N];湖南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金卓颖 孙惠楠;我省出现今年范围最大暴雨[N];贵阳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周洁 颜昕 向德龙 通讯员 杨玲;敢叫天公重抖擞[N];中国气象报;2010年
8 通讯员 李定安 周义兵;“7·18”大暴雨洪峰调度中彰显气象预报魅力[N];安康日报;2010年
9 记者 付丹 通讯员 胡雪媛 刘海林 黄晶;新一轮强降水来袭我州各级各部门积极应对[N];团结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杜兴旭;绥阳县安全转移千余受灾被困群众[N];贵州日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