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驯化通过改变DNA的甲基化模式赋予不结球白菜较高的耐热和生长优势
【摘要】:表观遗传修饰与植物响应非生物胁迫密切相关。为了研究不结球白菜相应低温的表观遗传机制,对低温胁迫下的不结球白菜进行了基因组DNA甲基化(MeDIP-Seq)测序分析。发现低温过程中,不结球白菜基因组同时发生了甲基化和去甲基化。低温胁迫后的不结球白菜还表现出较高的耐热性和生长优势。通过生理数据分析,发现低温后不结球白菜耐热性的提高与有机酸的含量提高有关,生长优势与低温后不结球白菜光合能力增强密不可分。结合MeDIP-Seq测序结果,通过基因功能验证,发现甲基化差异基因BramMDH1在拟南芥中过表达,可以提高转基因拟南芥的有机酸含量和光合能力。这些数据表明,低温后的不结球白菜通关表观遗传机制,在BramMDH1等基因启动子序列发生了去甲基化,增强了这些基因的表达水平,提高了植物的耐热性和生长势。但是,在Aza处理的不结球白菜中,发现了BramMDH1表达水平的提高,但是处理的不结球白菜并没有表现出较好地耐热性,因此,认为单纯的去甲基化并不能导致植物耐热性的提高,这也与在低温过程中发现不结球白菜基因组同时发生了甲基化和去甲基化事件有关。
|
|
|
|
1 |
王禄刚,周连山;不结球白菜在北方春化采种技术[J];北方园艺;2000年01期 |
2 |
李德永;适宜夏植的不结球白菜品种[J];蔬菜;2001年08期 |
3 |
张云波;“暑绿”、“寒笑”进入生产试验阶段[J];农村百事通;2002年01期 |
4 |
侯喜林;不结球白菜育种研究新进展[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
5 |
华敏;白菜新品种“暑绿”[J];农村百事通;2004年02期 |
6 |
王玉刚;徐巍;冯辉;林桂荣;;几个不结球白菜品种营养品质比较[J];北方园艺;2006年01期 |
7 |
王彦华;侯喜林;申书兴;陈雪平;王梅;;不结球白菜抗病基因同源序列的克隆及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06年12期 |
8 |
孙连飞;程慧林;杨决平;蔡莉莉;吴三妹;;不同栽培方式对不结球白菜产量的影响[J];上海农业科技;2008年01期 |
9 |
潘云枫;瘳海丰;沈红玮;;木酢液对不结球白菜产量的影响[J];上海农业科技;2008年02期 |
10 |
钱海胜;陈亚华;王桂萍;沈振国;;镉在不结球白菜中的积累及外源脱落酸对镉积累的影响[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
11 |
;不结球白菜抗病新品种“矮抗一号”[J];蔬菜;1986年04期 |
12 |
王业进,曹寿椿;不结球白菜核型的初步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88年03期 |
13 |
曹寿椿;;不结球白菜的研究及进展(上)[J];长江蔬菜;1989年02期 |
14 |
范建明,邵新度;冬季不结球白菜品比简报[J];长江蔬菜;1996年09期 |
15 |
余挺;不结球白菜采后衰老生理的研究[J];园艺学报;1998年04期 |
16 |
王建军;南京农业大学白菜课题组又有两项成果通过鉴定[J];中国蔬菜;2000年02期 |
17 |
佘建明,蔡小宁,朱祯,朱卫民,张初贤,袁希汉;普通不结球白菜抗虫转基因植株的获得[J];江苏农业学报;2000年02期 |
18 |
毛忠良,潘耀平,姚悦梅,戴忠良,吴国平;不结球白菜类蔬菜的采种栽培[J];种子科技;2000年01期 |
19 |
王建营,侯喜林,张玉明,张正光,郑小波;不结球白菜品种(株系)对炭疽病抗性的鉴定与筛选[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
20 |
欧阳寿强,徐朗莱;壳聚糖对不结球白菜营养品质和某些农艺性状的影响[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3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