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蒜与中国石蒜杂交亲和性的研究
【摘要】:以石蒜属(Lycoris)的石蒜(L.radiata)和中国石蒜(L.chinensis)为试材,进行种间杂交和自交试验,研究其杂交亲和性,为石蒜属植物的杂交育种及新品种选育提供基础。采用染色法和离体培养法测定杂交亲本的花粉活力,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授粉后花粉的萌发及花粉管的生长,通过石蜡切片观察授粉后杂种胚的发育,并调查统计不同杂交组合的结实率。石蒜和中国石蒜花粉活力分别达80%和50%。石蒜和中国石蒜种内株间杂交的结实率分别为51.807%和63.736%,中国石蒜×石蒜杂交组合的结实率为46.360%,而反交组合的结实率仅18.579%,且杂交所得种子性状与母本更为相似。荧光观察发现,授粉后1h有花粉开始在柱头萌发,但数量极少;授粉后8h花粉开始在柱头大量萌发,花粉管深入花柱1/3处;授粉后12h、24h和48h先后在柱头乳突细胞、花粉管及花柱通道细胞中出现明显的胼胝质反应,且授粉48h后花粉管到达子房。在其生长过程中还观察到一系列异常的花粉管形态。授粉后8d开始形成种胚,30d后发育成可完整剥离的胚,40d后种子成熟。石蒜和中国石蒜种间正反交亲和性有一定差异,中国石蒜作为父本时结实率低于其反交组合。柱头乳突细胞、花粉管及花柱通道细胞中胼胝质的沉积是阻碍花粉管生长的主要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