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山地板栗幼树早期高产稳产技术研究

孔德军  刘庆香  
【摘要】:本文通过试验和生产实践,详细论述了片麻岩山地板栗的栽植方法、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措施,在严重干旱年份栽树成活率达到86%。3年生幼树172kg/亩,为山区发展板栗提供了可靠技术依据和理论基础。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魏敏宣;曹淑云;;京东板栗规范栽培技术要点[J];河北果树;2011年02期
2 刘婷;苏淑钗;王倩;刘万平;王静;;板栗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配套育苗技术研究(英文)[J];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1年05期
3 ;五香板栗加工技术[J];农村新技术;2011年16期
4 刘国彬;兰彦平;;板栗雄性不育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1年16期
5 曹涤环;;板栗的采收与贮藏[J];农产品加工(创新版);2011年07期
6 沈广宁;明桂冬;田寿乐;许林;柳絮;;早熟板栗新品种‘岱岳早丰’[J];园艺学报;2011年07期
7 葛勤像;;板栗栽培管理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16期
8 田寿乐;许林;沈广宁;明桂冬;;板栗高标准建园技术总结[J];落叶果树;2011年04期
9 樊子才;周冬兰;;山地低产栗园改造经济效益分析[J];中国园艺文摘;2011年07期
10 梅牢山;刘海琴;;商南县板栗病虫害发生情况与防治对策[J];陕西林业;2011年03期
11 李润强;;山西板栗繁殖与丰产栽培技术[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11年02期
12 张维鼎;冯永庆;郭献平;曹庆芹;秦岭;;赤霉素对板栗短雄花序表型恢复的效应[J];北京农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3 贾士龙;;板栗佳肴的制作方法[J];福建农业;2011年08期
14 孟素艳;;燕山丘陵区低产板栗园技术改造示范[J];中国果树;2011年02期
15 袁媛;王明月;吕军美;李启良;;2%噻虫啉微胶囊粉剂防治板栗桃蛀螟试验[J];江苏林业科技;2011年04期
16 毛加银;彭涛;;板栗早实丰产技术措施[J];现代农村科技;2011年15期
17 杨立军;党新安;曾秋敏;张昌松;袁越锦;;板栗真空爆壳工艺条件的优化[J];食品与机械;2011年04期
18 ;板栗砧木苗及嫁接苗的培育管理[J];致富天地;2011年07期
19 赵苏娴;韩伟;艾呈祥;沈广宁;;板栗的研究现状[J];落叶果树;2011年05期
20 王静;苏淑钗;刘万平;王倩;刘婷;;钙肥对板栗幼苗三大基本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明桂冬;赵永孝;刘嘉芬;郝云英;沈广宁;;山东省板栗优良品种的开发利用[A];中国园艺学会干果分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全国干果生产与科研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徐践;秦岭;王有年;马萱;苑虎;;板栗花粉形态的电镜观察[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二届青年学术年会园艺学论文集[C];1995年
3 肖正东;;板栗野生砧木嫁接建园丰产技术[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4 丁向阳;;河南省板栗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前景[A];中国园艺学会干果分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全国干果生产与科研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程德威;李嘉;王惠龄;;用真空蓄冷保鲜技术解决板栗周年供应的应用[A];21世纪中国食品冷藏链大会暨速冻食品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6 董丽云;;深褐拟叶螽生物学特性初探[A];当代昆虫学研究——中国昆虫学会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7 秦岭;李金海;杨东生;田瑞冬;冯永庆;;板栗有机化栽培技术[A];第五届全国干果生产、科研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韩宝;冯永庆;秦岭;;板栗短雄花序发育期内源激素变化研究[A];庆祝中国园艺学会创建80周年暨第11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沈宝莲;赵树慎;张泽;黄永祥;钟开鹏;;板栗采穗圃营建技术与增益[A];持续发展,再创辉煌——中国林学会林木遗传育种分会第五届年会文集[C];2002年
10 秦岭;王有智;;板栗菌根真菌及其分离培养[A];中国科协第3届青年学术年会园艺学卫星会议暨中国园艺学会第2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志翔;板栗空苞形成与调节的生理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1999年
2 周连第;板栗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3 梁丽松;板栗糯性质地的物质基础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4 徐程扬;紫椴幼苗、幼树对光的响应与适应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1999年
5 韩珊;寄生隐丛赤壳菌毒素化学及其致病机理的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9年
6 侯继华;中国暖温带辽东栎林主要树种共存机制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4年
7 张桥英;青藏高原东缘高山林线乔木种群生态特征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都生物研究所);2006年
8 马志林;三峡库区坡耕地水土流失特征及防治效应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9 范伟国;苹果砧木根构型的分类、吸收特性及其调控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10 杨小林;西藏色季拉山林线森林群落结构与植物多样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彦祥;γ射线辐照对板栗贮藏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D];广西大学;2011年
2 任鹏 ;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组织培养技术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3 王浩然;板栗花的综合利用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0年
4 张莉;板栗微波脱壳机理及加工工艺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5 罗凤莲;板栗淀粉的理化特性与板栗产品开发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4年
6 刘婷;板栗垂枝性状的连锁分子标记筛选及辅助育种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7 林莉;板栗矿质营养与施肥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4年
8 马双艳;板栗等果树对水分胁迫的生理响应[D];山东农业大学;2003年
9 罗丽华;板栗组织培养及褐变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4年
10 石青莲;板栗菌根化容器育苗技术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云南省楚雄市林业局紫溪林业站 周廷勇;板栗丰产栽培技术[N];云南科技报;2010年
2 彭亚娟 柴亚军;20余项科技“滋补”怀柔板栗[N];农民日报;2011年
3 记者 谭举先 通讯员 李茂辉;沿渡河镇打造板栗之乡[N];恩施日报;2008年
4 李体智 张军;注重提高板栗品质[N];丹东日报;2009年
5 游金伟 李春;板栗冬季如何管理[N];陕西科技报;2004年
6 熊云山;柞水精心打造四条板栗带[N];商洛日报;2009年
7 周定奎 吕纪水;河北板栗 永葆香甜须自强[N];河北经济日报;2005年
8 孟双珍 黄庆华 刘素敏;板栗采果前后重施肥[N];河北科技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马章;板栗出口前景看好[N];中华合作时报;2005年
10 曾楚;山寨村小板栗奏出致富音符[N];广元日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