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境对苹果着红色的生态生理和形态解剖效应研究
【摘要】:对亚热带高海拔半干暖多日照生境及代表点四川茂县(Ⅰ型区),较亚热带低海拔湿热少日照生境及代表点四川雅安(Ⅱ型区)的新红星和金冠苹果着红色度高的生态生理和形态解剖效应之研究表明,其生态基础是Ⅰ型区较Ⅱ型区具有较高的海拔高度,较多的紫外光和日照时数,较大的日均气温较差,较低的日均气温、≥15℃积温、日均最高气温、≥28℃日均气温频率和日均空气相对湿度;生态生理效应在于果实着色期Ⅰ型区较Ⅱ型区两品种、同一生境下新红星较金冠的果皮花青苷(Ant)积累多而使红色度高,Ⅰ型区较Ⅱ型区两品种的果皮苹果酸含量高而使Ant显红色充分,Ⅰ型区较Ⅱ型区两品种、同一生境下新红星较金冠的果皮水分含量低而使Ant浓度提高;形态解剖效应是Ⅰ型区较Ⅱ型区两品种、同一生境下新红星较金冠的果点密度和大小皆小,果皮角质层增厚,表皮细胞增长、变窄,果皮细胞增长、变窄和层数增加,即形态解剖上趋于旱生结构,有利于等体积果皮细胞中Ant被浓缩而着红色度提高.
|
|
|
|
1 |
刘晓静;冯宝春;冯守千;王海波;石俊;王娜;陈为一;陈学森;;‘国光’苹果及其红色芽变花青苷合成与相关酶活性的研究[J];园艺学报;2009年09期 |
2 |
薛智德,张广军,刘增文,杨秀萍;苹果果实着色研究动态[J];西北林学院学报;1995年S1期 |
3 |
李兴军,刘熔山,张光伦;生态因子对苹果着红色的生态生理效应(综述)[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1997年04期 |
4 |
陈敬谊,辛贺明,张喜焕;苹果果实红色发育及调控技术研究概述[J];邯郸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3期 |
5 |
李跃;刘延吉;;果实花青苷代谢机制及调控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6期 |
6 |
张显川;高照全;舒先迂;;果实色度研究的原理及其在苹果上的应用[J];天津农业科学;2005年04期 |
7 |
冯守千;陈学森;张春雨;刘晓静;刘遵春;王海波;王延玲;周朝华;;砂梨品种‘满天红’及其芽变品系‘奥冠’花青苷合成与相关酶活性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8年10期 |
8 |
卜庆雁,周晏起,许英武,杨锋;苹果抗寒性研究进展[J];北方果树;2005年02期 |
9 |
冯晨静,关军锋,杨建民,张元慧,赵树堂,王玉涛;草莓果实成熟期花青苷、酚类物质和类黄酮含量的变化[J];果树学报;2003年03期 |
10 |
孙卫;李崇晖;王亮生;戴思兰;徐彦军;;花青苷成分对瓜叶菊花色的影响[J];园艺学报;2009年12期 |
11 |
肖和忠;肖啸;张吉军;张立彬;齐永顺;赵会民;;红叶桃叶中花青苷和叶绿素的年变化规律[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7年09期 |
12 |
崔彦,束怀瑞;红色苹果花青苷的组成[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3期 |
13 |
肖和忠;张吉军;张立彬;齐永顺;赵会民;;红叶桃花青苷和叶绿素年变化规律研究[J];浙江林业科技;2007年01期 |
14 |
莲宝;;怎样贮藏苹果和梨[J];现代农业;1982年09期 |
15 |
董启凤;;苹果纤维预防成人疾病的效果[J];中国果树;1985年02期 |
16 |
毛志善;王书智;杨淑荣;;硅窗气调法在平房贮存苹果的试验报告[J];农业新技术;1987年06期 |
17 |
朱友泉;意大利的矮化苹果[J];江苏林业科技;1988年02期 |
18 |
王金云;;苹果商品生产途径的探讨[J];北方园艺;1989年Z1期 |
19 |
肖汝松;;呈贡“苹果”及“花红”[J];云南农业科技;1990年03期 |
20 |
时留成;;苹果不宜与梨混藏[J];河南林业;1990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