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大豆花荚脱落及其与子房和胚珠的发育关系(简报)
【摘要】:正以无限结荚习性品种诱变30及有限结荚习性品种豫豆8号和跃进5号为试材,经过 1988-1991年连续4年分析调查,总结出夏大豆品种花荚脱落规律如下: 1.无限和有限性结荚习性品种夏大豆花荚脱落率在不同节位间的分布有明显差异,有限结荚习性品种自下而上逐渐降低;无限结荚习性品种则以中部较高,上部和下部较低。夏大豆同一花序不同花位花荚脱落分布规律表现为自内向外逐渐增加。第3花位脱落率急剧增加。2.
|
|
|
|
1 |
李祖莹;方先兰;;2007年热带亚热带夏大豆引种试验初报[J];江西农业学报;2008年07期 |
2 |
王桂华;;夏播大豆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10期 |
3 |
;夏大豆品种“1138—2”简介[J];农业科技通讯;1977年04期 |
4 |
姜永平;吴春芳;朱振华;刘水东;;江苏省夏大豆农艺性状的因子分析[J];现代农业科学;2008年10期 |
5 |
徐冉,陈存来,邵历,张礼凤,王彩洁,李永孝;夏大豆叶片光合作用与光强的关系[J];作物学报;2005年08期 |
6 |
阙金华;;东辛3号中熟夏大豆[J];农家致富;2007年01期 |
7 |
李永孝,王寿元,董人纶;山东省夏大豆品种适种地区的统计分析[J];大豆科学;1983年04期 |
8 |
蔡淑平,王国勋,周新安,朱健超,吴学军;高产、高蛋白夏大豆新品种中豆8号的选育[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0年02期 |
9 |
魏玉昌,杜连恩,于秀普,王志国,戎景春,吴鸣岐;夏大豆新品种化诱542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河北农业科学;2000年04期 |
10 |
缪亚梅;王学军;汪凯华;陈满峰;;高产优质夏大豆新品种通豆8号(原系号为98-066)的选育[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5期 |
11 |
戴瓯和;周守年;;夏大豆品种皖豆2号选育报告[J];安徽农业科学;1986年04期 |
12 |
侯修身;段宏义;梁鸿秋;吴显荣;;关于呋喃丹对夏大豆影响的探讨[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1987年02期 |
13 |
陈相艳;李伟;戴海英;张礼凤;;黄淮海地区主栽夏大豆品种品质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08年05期 |
14 |
曾维英;梁江;陈渊;汤复跃;韦清源;;1982~2008年广西夏大豆良种区域试验总结[J];广西农业科学;2010年07期 |
15 |
杨加银;徐海斌;徐海风;张复宁;;高产夏大豆新品种淮豆9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J];江苏农业科学;2008年03期 |
16 |
王茹芳;卢思慧;曹金锋;高广居;;河北省夏大豆育成品种农艺性状及品质分析[J];河北农业科学;2008年11期 |
17 |
王茹芳;卢思慧;曹金锋;高广居;;夏大豆品种农艺性状及子粒品质分析[J];作物杂志;2007年01期 |
18 |
吴海英;张明荣;;不同播期对夏大豆南豆12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大豆科技;2009年06期 |
19 |
;大豆新品种——菏豆20号[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13期 |
20 |
;大豆新品种——潍豆8号[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1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