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路苹,汪沛洪,山仑;干旱条件下氯化钙和赤霉素浸种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1998年03期 |
2 |
张劲松,商振清,韩建民,张彩英,王凤茹;干旱条件下小麦叶面喷施6-BA和KT对小麦子粒品质和产量的影响[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
3 |
郭建平,高素华,毛飞;中国北方地区干旱化趋势与防御对策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01年03期 |
4 |
冯奕玺;雷州半岛干旱特点及甘蔗高产的途径[J];甘蔗;2002年02期 |
5 |
额尔敦嘎日迪;中田昇;;内蒙古中东部野生扁蓿豆种子硬实性的研究(英文)[J];中国草地学报;2007年06期 |
6 |
蔡惟涓,刘斌,叶绿杨,梁祖杨,邱润恒,屠曾平;强光下干旱对水稻光合能力的影响及诊断指标[J];江苏农业学报;1990年S2期 |
7 |
张维强,沈秀瑛,戴俊英;干旱对玉米花粉、花丝活力和籽粒形成的影响[J];玉米科学;1993年02期 |
8 |
马履一;吴强华;林平;王勇;康惠宁;;干湿级别图的编制及在旱情分析中的应用[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4年S2期 |
9 |
贝吉,邵耀坚,拉赫曼;生物气候方法水分平衡函数式的应用─—南斯拉夫伏霍基拉省作物需水量的确定(英文)[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
10 |
蒋跃林,盛绍学,张爱民,杨太明;江淮分水岭地区降水与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其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1999年05期 |
11 |
郭安红,李凤民,李召祥,庞斌双,山仑;表土干旱和根信号对春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1999年06期 |
12 |
徐维新;张国胜;颜亮东;李林;;青海省农业干旱的土壤水分指标及预测方法研究[J];青海气象;2000年02期 |
13 |
王留明,王家宝,沈法富,张学坤,刘任重;渍涝与干旱对不同转Bt基因抗虫棉的影响[J];棉花学报;2001年02期 |
14 |
杨惠敏,王根轩;干旱和CO_2浓度升高对干旱区春小麦气孔密度及分布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2001年03期 |
15 |
田晓梅;甜菜碱浸种对干旱条件下裸大麦叶片H_2O_2代谢的影响[J];大麦科学;2001年04期 |
16 |
王三英,周映梅,刘鸿源,张继业;吸水保水剂在抗旱造林中的应用研究[J];甘肃林业科技;2001年04期 |
17 |
曹建军,魏洁,赵英萍;试论植被建设在防治沙尘暴中的作用[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1年01期 |
18 |
杨洪强,张连忠,李林光,李军;植物对土壤干旱的识别与逆境信使的产生和传输[J];水土保持研究;2001年03期 |
19 |
白树明,黄中艳;云南旱灾特点和未来10年干旱趋势预测[J];人民珠江;2003年06期 |
20 |
金幼菊,李继泉,李建光,骆有庆,Stephen A Teale;光肩星天牛对干旱胁迫下复叶槭挥发物的嗅觉反应(英文)[J];林业科学;2004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