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A及其经济背景
【摘要】:本文从数学和经济学两方面审视数据包络分析(DEA).可以看出数学和经济学是这一学科形成的柱石,最优化是其研究的主要方法.从中也可以发现A、Charens和W.W.Cooper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运筹学、经济学和管理科学中诸多领域的研究工作对DEA的影响和推进.
|
|
|
|
1 |
史健,魏权龄;关于要素不可控条件下的DEA模型的特性分析[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4年05期 |
2 |
韩松,魏权龄;资源配置的非参数DEA模型[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2年07期 |
3 |
魏权龄,岳明;综合的DEA模型C~2WY——数据包络分析(四)[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89年04期 |
4 |
吴瑛;杨宏进;;基于R&D存量的高技术产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DEA度量模型[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年09期 |
5 |
韩松;DEA方法的统计性质及机会约束DEA模型[J];统计研究;2002年06期 |
6 |
张倩伟;;最优生产规模的DEA方法[J];统计与决策;2007年19期 |
7 |
奎潮;;基于malmquist指数方法的中国基本医疗保险动态效率分析[J];金融经济;2008年18期 |
8 |
杨大楷;蔡锦涛;;基于DEA方法的开放式证券基金业绩评价[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
9 |
黄毅;柳思维;;基于DEA超效率模型的种业上市公司营销效率研究[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1年03期 |
10 |
王晓红,王雪峰,翟爱梅,冯英浚;具有边际收益递增特性的DEA模型求解方法[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10期 |
11 |
陈国宏;基于产出增长型生产函数及DEA模型的生产系统技术进步评价[J];科研管理;1998年01期 |
12 |
卢艳秋,金俊武;DEA方法在运输价格评价中的应用[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3年03期 |
13 |
王恩旭;武春友;;基于超效率DEA模型的中国省际生态效率时空差异研究[J];管理学报;2011年03期 |
14 |
梁敏,边馥萍;生产水平的相对有效性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年09期 |
15 |
郭姝宇,李宁,杨印生;含最大利润的DEA模型在农产品生产企业经济效益评价中的应用[J];工业技术经济;2005年01期 |
16 |
袁乐平;许祥鹏;;带有灰色关联约束锥的DEA模型探讨[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6年10期 |
17 |
费飞;许祥鹏;;带有灰色关联约束锥的DEA模型探讨[J];当代经理人(下旬刊);2006年11期 |
18 |
付翔;兰晓婕;王宇宁;;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运营经济性评价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7年05期 |
19 |
王心悦;王海燕;;基于DEA方法的供应链效能评估[J];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07年01期 |
20 |
冯国锋;;MAPLE在多指标评价的DEA模型C~2R应用[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