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两相联合厌氧发酵产氢气—甲烷的工艺参数验证

王媛媛  张衍林  晏水平  周洪亮  李武  
【摘要】:以10L全自动发酵罐进行试验,当产氢相水力停留时间为4d、TS浓度为5%、接种率为30%、温度为35℃,产甲烷相上悬液TS浓度为3.5%、接种率为30%、温度为35℃时,发酵持续进行15d,第一相氢气产率为20.3mL/g TS,平均氢气含量44.58%;第二相甲烷产率为114.7mL/g TS,平均甲烷含量为64.61%;总COD降解率为90.84%.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郑先君,陈志军,魏丽芳,危俊婷,谢冰;不同底物种类对厌氧发酵产氢的影响[J];河南化工;2005年07期
2 尹爱国;林汉森;;生物制氢的研究现状及前景[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02期
3 李建昌,张无敌,宋洪川,刘土清,马欢,夏朝凤;pH值调控对发酵产氢的影响[J];能源工程;2004年06期
4 崔有贵,李永峰,任南琪,李建政,张蕊,李鹏;甜菜废蜜生物制氢细菌的诱变育种[J];中国甜菜糖业;2004年03期
5 曹东福;黄兵;张续春;;利用有机质发酵产氢的影响因素与应用前景[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年04期
6 刘雪梅;任南琪;宋福南;;微生物发酵生物制氢研究进展[J];太阳能学报;2008年05期
7 许继飞;任南琪;邱颉;苏东霞;;木糖发酵产氢菌的筛选及其生长产氢特性研究[J];微生物学通报;2009年04期
8 蒲贵兵;孙可伟;;厌氧发酵产氢的关键生态因子强化研究进展[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9 孙佳;王涛;;利用农业废弃资源发酵制氢的研究进展[J];现代化农业;2011年08期
10 ;发酵产氢:废水处理的新方法[J];宁夏工程技术;2002年03期
11 李建昌;刘士清;张无敌;官会林;尹芳;孙可伟;;发酵产氢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可再生能源;2006年04期
12 孙学习;李俊峰;李涛;曾召刚;任保增;樊耀亭;;稀酸强化水解对玉米秸秆发酵产氢能力的影响(摘要)(英文)[J];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0年08期
13 包云;黄兵;罗欢;;固定化细胞技术发酵产氢的应用研究[J];贵州化工;2007年01期
14 孙学习;李俊峰;李涛;曾召刚;任保增;樊耀亭;;稀酸强化水解对玉米秸秆发酵产氢能力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5期
15 郑可嘉;杜俊琪;;厌氧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侧伸式搅拌装置的试验研究[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16 仲海涛;吴启堂;;从废水中回收能源——微生物燃料电池和发酵生物制氢技术[J];可再生能源;2006年03期
17 阳广凤;沈李东;金仁村;刘金翠;韦杏花;;发酵产氢的动力学模型[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1年10期
18 李建政;朱葛夫;欧阳红;郭小宇;靳慧征;;利用厌氧折流反应系统进行有机废水发酵制氢[J];化工学报;2004年S1期
19 王晶日,张艳桥,代秀兰,于海军;垂直、管式、折流生化反应器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J];环境保护科学;1997年04期
20 郑巧东;蒋志城;谢萍华;田晖;;厌氧微生物发酵产氢菌种筛选的研究[J];杭州化工;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媛媛;张衍林;晏水平;周洪亮;李武;;两相联合厌氧发酵产氢气—甲烷的工艺参数验证[A];2011年中国沼气学会学术年会暨第八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刘爽;;不同原料厌氧暗发酵产氢特性研究[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CSAE 2011)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王玉波;李炜炜;樊耀亭;侯红卫;;微生物发酵产氢过程的化学计量学及热力学分析[A];2011年中西部地区无机化学化工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马欢;刘伟伟;王秀菊;刘士清;李建昌;张无敌;;不同阴离子在生物质发酵产氢中的作用研究[A];安徽节能减排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马欢;刘伟伟;王秀菊;刘士清;李建昌;张无敌;;不同阴离子在生物质发酵产氢中的作用研究[A];现代农业理论与实践——安徽现代农业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李永峰;陈红;韩伟;徐菁利;;CSTR反应器发酵产氢操作及工程参数测定方法的研究[A];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09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刘旭;马春红;李晓煜;何晓棣;甄占萍;吴哲;王立安;贾银锁;;利用农林废弃物发酵产氢的研究[A];植保科技创新与病虫防控专业化——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任南琪;林明;马汐平;王爱杰;李建政;;一株厌氧高效产氢细菌的筛选及其耐酸性的研究[A];中国太阳能学会2001年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1年
9 马红翠;陈景润;樊耀亭;;水解预处理对秸秆类生物质发酵生物制氢的影响[A];中国化学会2008年中西部地区无机化学、化工学术交流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郑国香;任南琪;钟溢键;李小玲;吴川福;周湘良;;碳源、氮源及碳/氮比值对发酵产氢细菌RF-9产氢性能的影响[A];第七届全国氢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坤;Klebsiella pneumoniae ECU-15菌株暗发酵产氢过程分析及其利用木质纤维素水解液的实验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0年
2 戚峰;生物质高效水解及发酵产氢的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3 陈鸣岐;基于能值理论的发酵法生物制氢技术环境—资源—经济综合效率评价[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4 陈鸣岐;基于能值理论的发酵法生物制氢技术环境—资源—经济综合效率评价[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5 陈明;光合细菌利用低分子有机酸产氢的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6 王聪慧;稠密液固两相湍流混合的数值分析及应用[D];吉林大学;2010年
7 郭毅萍;生物质发酵制氢过程参数优化及机理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8 焦安英;甘蔗压榨汁制氢系统的工程控制对策及其微生物群落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9 赵锦芳;重组产气肠杆菌提高产氢效率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10 岳莉然;以赤糖为基质的生物制氢生态系统与工艺[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晨林;厌氧发酵生物制氢技术的研究[D];郑州大学;2002年
2 包美丹;细菌混合培养厌氧发酵产氢工艺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2年
3 曾召刚;玉米秸秆预处理及对发酵产氢效果影响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4 张明辉;蓝藻发酵联产氢气和甲烷的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马欢;脱氢酶在生物质发酵产氢过程中的规律与作用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赵玉山;细菌产氢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5年
7 李倬;生物质(牛粪、海带)厌氧发酵产氢的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8 蒲贵兵;泔脚厌氧发酵产氢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9 黄莹;厌氧发酵生物制氢影响因素的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10 曹东福;果汁饮料废水厌氧发酵生物制氢技术基础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金山;中日合作开发成功废水处理技术水解-酸化工艺用于混合废水处理[N];中国化工报;200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