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花米草物理控制实验研究
【摘要】: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niflora)隶属于禾本科、米草属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适宜生活在潮间带。为了海岸带的固滩、护堤、促淤等目的,上海地区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广泛引种,由于互花米草具有繁殖力强(根茎的克隆生长和大量的种子生产)和竞争力强等特点, 扩散速度较快,至2003年底,上海河口地区的分布面积已超过4500 hm2。因此,对互花米草的调控管理已成为本地区亟待解决的生态学问题之一。物理控制主要指物理或机械方法, 采用人工或特殊机械装置,对互花米草进行拔除、挖掘、遮盖、水淹、火烧、割除、碾埋等, 从而遏制其生长,限制它的呼吸或光合作用,最终以杀死植株为目的。物理方法与化学法相比,一般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对生物种类的影响也较小;而生物控制方法需要引入其他物种, 物种的引入和评价也需要时间来验证,因此物理方法一般是首先应用的方法。本项研究于2005年1-12月在崇明东滩进行了互花米草割除试验。样地设置在互花米草生长良好的试验区内,试验样地每个为2 m×2 m,共分成8组,其中单次割除处理6组, 收割期分别在3、5、6、7、8和9月;两次割除处理1组,收割期在6和9月;三次割除处理1组,收割期在5、7和9月。每组处理设6次重复,共计48个试验样地,同时设置6 个对照样地。2005年1-12月期间,每月定期观察、测定和记录各样方中植物生长情况, 其指标包括:植物种类、数量、株高、分蘖密度、地上生物量、开花数和种子产量等。初步试验结果表明: 1)单次割除处理:3月份的割除处理提高了互花米草的再生能力,其株高、分蘖密度、地上生物量和开花比例等都显著增加。9月份的割除处理具有较高的地上生物量,但植株的分蘖再生能力受到抑制。5、6、7和8月份的割除处理都使植株的高度不同程度降低,分蘖数、地上生物量和百粒种子干重等也有所下降,但5和6月份的割除处理仍保持相对较高的再生能力,其分蘖密度分别为271株·m-2和229株·m-2,而7和8月份的割除处理后的再生能力仅为13株·m-2和2株·m-2,而且7月份处理后的植株没有种子生产。7、8和9月份的割除处理的生物量较高,同时可抑制分蘖再生能力。 2)多频率割除处理:一年两次割除和三次割除处理使互花米草的株高、分蘖密度、地上生物量、开花比例和百粒种子干重等都显著降低,三次割除处理效果优于两次割除处理, 可明显抑制互花米草的生长和繁殖.
|
|
|
|
1 |
余豫新;姜荣泽;;崇明东滩生态道路设计研究[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1年08期 |
2 |
闫文文;谷东起;吴桑云;明洁;;盐城滨海湿地景观变化分段研究[J];海岸工程;2011年01期 |
3 |
马涛;马彩华;;上海湿地碳汇:挑战与应对[J];湿地科学与管理;2011年02期 |
4 |
张巧;郝建锋;;外来物种入侵机制的研究进展[J];贵州农业科学;2011年06期 |
5 |
孙瑛;;九段沙湿地生物多样性和保护管理对策[J];湿地科学与管理;2011年02期 |
6 |
;[J];;年期 |
7 |
;[J];;年期 |
8 |
;[J];;年期 |
9 |
;[J];;年期 |
10 |
;[J];;年期 |
11 |
;[J];;年期 |
12 |
;[J];;年期 |
13 |
;[J];;年期 |
14 |
;[J];;年期 |
15 |
;[J];;年期 |
16 |
;[J];;年期 |
17 |
;[J];;年期 |
18 |
;[J];;年期 |
19 |
;[J];;年期 |
20 |
;[J];;年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