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东部上升流研究
【摘要】:海南岛东部(琼东)沿岸上升流是南海北部陆架上的又一重要水文特征.上升流区位于18°30’-20°30’N,111°-111°30’E海域.出现时间在4-9月,夏季最强,并呈现明显的年际变化,既与南海夏季表层总环流有关,又与海南岛东部S-SW向风出现频率和平均风速有关.在厄尔尼诺年附近,海南岛东北部七洲列岛附近,温度显著偏低,盐度显著偏高,它表明上升流要比其他年份强.上升流区也是营养盐高值区,夏季磷酸盐明显偏高,为非上升流区的2倍.
|
|
|
|
1 |
陈水土,阮五崎;台湾海峡上升流区氮、磷、硅的化学特性及输送通量估算[J];海洋学报(中文版);1996年03期 |
2 |
吕炳全,王红罡,胡望水,沈伟锋,张玉兰;扬子地块东南古生代上升流沉积相及其与烃源岩的关系[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4年04期 |
3 |
黄荣祥;;台湾海峡中、北部海域的上升流现象[J];海洋湖沼通报;1989年04期 |
4 |
张书文,夏长水,袁业立;黄海冷水团上升流对叶绿素垂向分布的影响[J];海洋科学进展;2002年03期 |
5 |
何发祥;闽南—台湾浅滩渔场的上升流演变及其与渔业的关系研究[J];海洋学报(中文版);1988年03期 |
6 |
颜廷壮;浙江和琼东沿岸上升流的成因分析[J];海洋学报(中文版);1992年03期 |
7 |
黄荣祥,翁学传;闽中沿岸上升流特征和成因分析[J];热带海洋;1996年01期 |
8 |
谢柳森;印度洋大西洋上升流的长期变化及其与爱尔尼诺南方涛动的关系[J];海洋湖沼通报;1994年02期 |
9 |
罗义勇,俞光耀;风和台湾暖流引起东海沿岸上升流数值计算[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4期 |
10 |
郑海;浙江近海上升流专题调查任务圆满完成[J];东海海洋;1983年02期 |
11 |
陈华,胡建宇,潘伟然,曾淦宁,陈照章,贺志刚,张彩云,李虹;台湾海峡1999年8月表层温盐的走航式观测[J];海洋通报;2001年06期 |
12 |
赵辉,齐义泉,王东晓,王文质;南海叶绿素浓度季节变化及空间分布特征研究[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5年04期 |
13 |
陈镇东;;三峡大坝会减小东海的上升流和生产力吗?——敬复王保栋、孙霞两位指教[J];海洋科学进展;2008年01期 |
14 |
付东洋;丁又专;刘大召;潘德炉;;台风对海洋叶绿素a浓度影响的延迟效应[J];热带海洋学报;2009年02期 |
15 |
刘羿;彭子成;韦刚健;陈特固;孙卫东;贺剑峰;孙若愚;刘桂建;;南海北部夏季沿岸上升流近百年的强度变化[J];地球化学;2009年04期 |
16 |
黄祖珂,俞光耀,罗义勇,娄安刚,杜勇;东海沿岸潮致上升流的数值模拟[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1996年04期 |
17 |
赵保仁,李徽翡,杨玉玲;长江口海区上升流现象的数值模拟[J];海洋科学集刊;2003年00期 |
18 |
韩舞鹰,王明彪,马克美;我国夏季最低表层水温海区——琼东沿岸上升流区的研究[J];海洋与湖沼;1990年03期 |
19 |
陈水土;以各形态磷存量研究上升流水体老化变性指标[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0年04期 |
20 |
张静;张瑜斌;周凯;张际标;孙省利;;深圳湾海域营养盐的时空分布及潜在性富营养化程度评价[J];生态环境学报;2010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