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随机和交互式的核弹头认证核查协议
【摘要】:随着核武器的进一步削减,未来的核军控和深度核裁军条约很可能从对核武器运载系统的认证转移到对单个核弹头的认证,这就给单个核弹头在销毁前的核查认证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了从一开始就避免对敏感信息的测量,同时又能提供对声明有效性的证明,一种基于"零知识证明"的新方法被提了出来。在本工作中,为了进一步增强认证过程的透明性,尽可能提高核查人员的参与度,以增强弹头核查结果的可信性,我们提出了一种随机和交互式的核弹头认证核查协议。在这个协议下,一个随机编码孔和随机预设置的探测器被用于对被认证对象(核弹头或核部件)产生的诱发裂变信号进行失真和编码,使得没有任何敏感信息呈现给核查人员。通过利用开源的MC模拟工具Geant4对两种典型的替代场景进行了模拟分析,对该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演示。
|
|
|
|
1 |
王琦煜;;模板匹配技术在图像识别中的应用[J];科学家;2017年04期 |
2 |
蒋晓瑜,黄应清;基于小波变换的多分辨模板匹配[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00年04期 |
3 |
彭嘉雄;张天序;;模板匹配的自适应搜索法[J];自动化学报;1989年03期 |
4 |
何华丽;唐普英;唐湘成;杨建熙;曾军;黄自力;李晶;;基于自适应多模板匹配的目标跟踪[J];电视技术;2013年19期 |
5 |
龚敬;闫岑;李振新;董兵超;于毅;;基于小波变换和多模板匹配的室性早搏识别[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2年08期 |
6 |
曾成;赵锡均;徐欣;;表面组装在线检测中模板匹配的研究[J];现代制造工程;2010年02期 |
7 |
张昌芳;杨宏文;胡卫东;;基于非固定模板匹配的阵群目标编成识别[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0年07期 |
8 |
方青;王博亮;;一种改进的基于比值模板匹配的显微图像拼接[J];计算机工程;2005年24期 |
9 |
张天序,彭嘉雄;关于模板匹配优化的一般理论和方法[J];电子学报;1987年04期 |
10 |
金永;吴其洲;陈友兴;刘凯;;基于动态模板匹配的非接触超声弹体厚度测量方法[J];火力与指挥控制;2015年06期 |
11 |
梁路宏
,艾海舟
,肖习攀
,叶航军
,徐光祐
,张钹;基于模板匹配与支持矢量机的人脸检测[J];计算机学报;2002年01期 |
12 |
陈燕新,李卫东,戚飞虎;基于边缘和模板匹配的印鉴自动鉴别方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
13 |
哈勤和,张畅,王泽兵,陈增武;图象的快速一维投影模板匹配[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1998年01期 |
14 |
杨礼;于海洋;吴建鹏;王燕燕;李莹;王宁;;基于模板匹配的高分影像椰子树提取方法[J];测绘工程;2018年11期 |
15 |
王刚;施忠臣;尚洋;于起峰;;结合模板匹配和梯度峰值的对角标志自动提取方法[J];光学学报;2018年08期 |
16 |
孙守勇;蔡骋;;基于改进的多模板匹配的车牌识别算法[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年09期 |
17 |
王慧敏;闫新宝;;基于动态模板匹配的多禁令标志牌检测方法[J];中国新通信;2016年06期 |
18 |
苏孝雨;张荣辉;李超;杨亚宁;;基于多模板匹配的车辆安全带识别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年25期 |
19 |
范崇山;陈新伟;罗智荣;刘乐;林秋文;;典型简单模板匹配语音识别方式技术研究[J];科技视界;2017年07期 |
20 |
冯立新;陶品;温江涛;杨士强;;基于模板匹配整帧屏幕视频帧内无损编码方法[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5年07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