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烁光纤在一维辐射定位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放射源追踪定位是辐射探测技术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实现放射源的连续、在线监测并推测大致方位能够使放射性预警系统更加有效,便于及时做出应急反应。本文搭建了一套基于闪烁光纤的一维定位实验装置,主要利用闪烁光纤的分布式传感特性和一维延展特性,通过此装置可观察到闪烁光纤受辐照时的基本特性,并验证了闪烁光纤进行辐射定位的可行性。实验中选用3 m长、四根BCF-12闪烁光纤组成光纤束,光纤束两端分别连接到光电倍增管(PMT),采用多路20GS/s高速示波器进行信号采集,该实验使用的放射源为~(60)Co和~(137)Cs,均为点源,置于闪烁光纤的正下方。根据闪烁光纤与射线作用时激励起的闪烁光脉冲到达两端光电倍增管的时延,推算出该时延,即可推定放射源的方位。基于光纤的一维延伸特性、分布式特性以及闪烁光纤的辐射敏感特性,为设计大探测范围的一维辐射定位传感器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方案,是十分具有研究意义的。
|
|
|
|
1 |
吴长进;杨斌;刘波;靳健乔;张戈;马志斌;;闪烁光纤在一维辐射定位中的应用研究[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五卷)——中国核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9册(核情报分卷、核技术经济与管理现代化分卷、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分卷)[C];2017年 |
2 |
夏荣民;寿文德;张美敦;;光纤端面法测声场[A];全国第十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一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OFCIO’2001)论文集[C];2001年 |
3 |
贾大功;赵振;马彩缤;张红霞;张以谟;;基于ARM的嵌入式光纤端面检测仪的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10年光学大会论文集[C];2010年 |
4 |
刘娜;张红霞;张以谟;井文才;李朝辉;周革;;8X微结构观测镜机械设计以及试验结果[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
5 |
张松寿;;光电倍增管在辐照下的稳定性研究[A];第9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
6 |
祁辉荣;李元景;李玉兰;李金;曹良骏;曹双僖;;GEM-TPC原型探测器的研制及数据分析[A];第十三届全国核物理大会暨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
7 |
周荣楣;;光电倍增管展望[A];中国电子学会真空电子学分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
8 |
肖腾飞;张研;王庆娟;吴文欢;王铮;赵京伟;;多阳极光电倍增管读出ASIC设计[A];第十六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2年 |
9 |
;常温光电倍增管型号及技术参数表[A];第7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二)[C];1994年 |
10 |
;高温光电倍增管型号及参数[A];第7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三)[C];1994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