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制氮技术在快堆雾状钠火防护中的应用
【摘要】:主要的雾状钠火防护措施包括惰性气氛工艺间,双层壁管道和工艺间氮气淹没系统,都需要使用氮气作为惰性气体,将空间内的氧气浓度降低到5%以下以抑制钠火。传统的方式是使用氮气罐或者液氮罐供应氮气,氮气的长期储存会占用大量的空间,且需要一定的维护成本。如果采用新型的膜制氮技术进行供氮,则将氮气的生产和使用实时结合在一起,不需要储存氮气,能节省空间和成本。本文对氮气罐供氮工艺和膜制氮供氮工艺进行了比较,分析了膜制氮技术在雾状钠火防护中的应用原理,结果表明,当膜制氮的氮气纯度大于95%时,理论上可以满足钠火防护的要求,得出了所需的氮气量和氮气纯度的关系,表明采用膜制氮技术代替氮气罐供氮的方式是可行的。然后,对膜制氮技术在钠火防护中的应用方案进行了探讨,分析了采用膜制氮技术之后所带来的改变。
|
|
|
|
1 |
王国芝;杜海鸥;王荣东;石文涛;朴君;;膜制氮技术在快堆雾状钠火防护中的应用[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五卷)——中国核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6册(核化工分卷、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分卷、辐射物理分卷)[C];2017年 |
2 |
程中楠;张东辉;马海云;;快堆产业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创新管理[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五卷)——中国核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9册(核情报分卷、核技术经济与管理现代化分卷、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分卷)[C];2017年 |
3 |
王式保;张大林;宋苹;陈静;王心安;秋穗正;;池式钠冷快堆二维钠池热工水力分析程序开发[A];第十五届全国反应堆热工流体学术会议暨中核核反应堆热工水力技术重点实验室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7年 |
4 |
李淞;周志伟;冯预恒;;快堆组件棒束数值模拟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反应堆热工流体学术会议暨中核核反应堆热工水力技术重点实验室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7年 |
5 |
张天宝;;国外钠冷快堆退役后废钠处置情况介绍[A];全国核与辐射设施退役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
6 |
和丹;肖常志;武志广;余华金;;快堆蒸汽发生器运行失效分析[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四卷)——中国核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3册(核能动力分卷(下))[C];2015年 |
7 |
李信浩;;氮气的应用与钢铁企业节能[A];1997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上)[C];1997年 |
8 |
王学德;李佩和;朱圣华;孔凡魁;秦庆莲;;制氧生产工艺中污氮气的回收和利用[A];山东制冷学会2008年优秀论文选集[C];2008年 |
9 |
于同印;许建华;王世军;;氮气泡沫治理稠油高含水应用分析[A];胜利南区稠油开采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
10 |
侯斌;周培德;余华金;陈振佳;;船用快堆动力转换系统方案可行性研究[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五卷)——中国核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3册(核能动力分卷)[C];2017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