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CII低温系统可靠性改进的方案
【摘要】:BEPCⅡ低温系统每年连续运行10个月,对设备的可靠性要求较高。在建设期间由于经费比较紧张一些关键设备没有备机,对于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带来了一些隐患,需要改造和增加相应的设备。为了保障BEPCⅡ低温系统长期、稳定、可靠地工作需要进行三项改进工作:增加一台备用压缩机,改进2000升杜瓦的绝热性能,制造两台SIM磁体电流引线塔。本文具体介绍了改进方案的主要内容。
|
|
|
|
1 |
张敏;陈文革;王福堂;陈治友;何鹏;朱加伍;黄鹏程;王超;路迪;付云清;;EBIT装置零蒸发低温超导磁体系统的研制[J];低温与超导;2011年07期 |
2 |
;[J];;年期 |
3 |
;[J];;年期 |
4 |
;[J];;年期 |
5 |
;[J];;年期 |
6 |
;[J];;年期 |
7 |
;[J];;年期 |
8 |
;[J];;年期 |
9 |
;[J];;年期 |
10 |
;[J];;年期 |
11 |
;[J];;年期 |
12 |
;[J];;年期 |
13 |
;[J];;年期 |
14 |
;[J];;年期 |
15 |
;[J];;年期 |
16 |
;[J];;年期 |
17 |
;[J];;年期 |
18 |
;[J];;年期 |
19 |
;[J];;年期 |
20 |
;[J];;年期 |
|
|
|
|
|
1 |
何昆;李少鹏;桑民敬;郭连生;边琳;张卓;王国平;肖剑;;BEPCII低温系统可靠性改进的方案[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第6册)[C];2009年 |
2 |
李少鹏;何昆;葛锐;桑民敬;郭连生;杨有山;边琳;吕崇伟;张卓;杨欢;徐庆金; 陈浩树;易昌炼;刘立强;张亮;熊联友;宗占国;陆文海;刘晓军;;BEPCⅡ低温系统建设[A];第八届全国低温工程大会暨中国航天低温专业信息网2007年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
3 |
桑民敬;何昆;李少鹏;;BECPII低温系统冷箱进出口阀门的控制[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第6册)[C];2009年 |
4 |
彭晋卿;武玉;刘华军;施毅;陈敬林;任志斌;;ITER CC导体测试装置低温系统设计[A];安徽新能源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0年 |
5 |
李刚;;BEPCⅡ的低温控制系统[A];第三届全国加速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
6 |
闫涛;洪国同;蔡京辉;梁惊涛;;一种应用于低温系统的柔性冷量传输带[A];第八届全国低温工程大会暨中国航天低温专业信息网2007年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
7 |
范宇峰;龚领会;徐向东;李来风;张亮肖;立业;;HTS电缆过冷液氮冷却系统[A];第六届全国低温与制冷工程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3年 |
8 |
丁怀况;丁先庚;姜春;滕健;施锦;陈登科;李炜;章学华;严善仓;;160W@20K氦气循环低温系统[A];第八届全国低温工程大会暨中国航天低温专业信息网2007年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
9 |
刘心广;吴亦农;;空间红外天文观测中的低温制冷系统[A];中国制冷学会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
10 |
张亮;宗占国;刘立强;高杰;熊联友;;应用于大型粒子加速器的低温技术[A];第八届全国低温工程大会暨中国航天低温专业信息网2007年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