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莉芳,张保澄,于进,王彤,吴根法,耿荣礼,赵 ;1.5GHz锯材超导腔的研制[J];强激光与粒子束;1996年03期 |
2 |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1.3GHz 9-cell超导腔研制取得重要进展[J];中国材料进展;2010年07期 |
3 |
李中泉,张闯;深度抑制的超导高频腔研究(英文)[J];高能物理与核物理;2003年10期 |
4 |
;自由电子激光器[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2002年03期 |
5 |
向蓉,赵夔,全胜文,丁原涛,张保澄,鲁向阳,林林,王莉芳,陈佳洱;DC-SC光阴极注入器的束载实验的调试进展[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4年11期 |
6 |
吴中发,王玉芝;高亮度1(1/2)超导腔光阴极注入器的腔形设计[J];强激光与粒子束;1992年04期 |
7 |
潘卫民,孙毅,王光伟,Takaaki Furuya,Shin-ichi Kurokawa;BEPCⅡ超导腔高次模阻抗抑制优化研究(英文)[J];高能物理与核物理;2004年03期 |
8 |
赵升初,孙虹,李少鹏,温华明,李会东,关颖;超导腔的热击穿和超导铌材料RRR值的无损测量[J];低温与超导;2000年03期 |
9 |
章学华;姜春;滕健;黄倩;何智;刘保清;周立鹏;彭朝华;郑健;吕钊;;超导直线增能器低温恒温柜的研制[J];低温与超导;2011年08期 |
10 |
耿荣礼;宋进虎;于进;;激光驱动光阴极高亮度电子束源以及新型光阴极的研究[J];高能物理与核物理;1997年01期 |
11 |
郝建奎,黄森林,朱凤,全胜文,赵夔;射频超导谐振腔中的电磁场研究[J];高能物理与核物理;2005年08期 |
12 |
边琳;李少鹏;杨欢;;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超导腔恒温器静态热负荷分析[J];低温工程;2010年03期 |
13 |
林志刚,周霖,陈怀璧,赵振堂;吸收材料对超导高频腔高次模抑制的实验研究[J];高能物理与核物理;2003年08期 |
14 |
李欣;陈强;辛天牧;郝建奎;;射频超导腔加速性能的改进[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6年09期 |
15 |
俎栋林,陈佳洱;RF超导腔低温测量原理[J];高能物理与核物理;1996年07期 |
16 |
G.J.Dick;D.M.Strayer;熊承锡;;超导腔稳频红宝石激射器振荡器[J];宇航计测技术;1985年S1期 |
17 |
刘振灏;高频超导工作议会[J];原子核物理评论;1985年01期 |
18 |
耿哲峤;Michizono Shinichiro;Matsumoto Tbshmiro;;STF数字微波低电平系统研究(英文)[J];高能物理与核物理;2007年08期 |
19 |
欧阳华甫,徐韬光,郁庆长,关遐令,罗紫华;用于散裂中子源直线加速器超导段相速度设计分析[J];高能物理与核物理;2001年11期 |
20 |
梁文清,刘立强,龚领会,张亮;BEPC II氦低温系统的初步设计[J];低温与超导;2003年0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