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G.Werth,董太乾;1989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奖者之一——沃尔夫冈·保罗[J];现代物理知识;1990年04期 |
2 |
朱熙文;;原子钟和离子阱的研究进展[J];自然科学进展;1991年03期 |
3 |
施磊;离子阱与非中性等离子体物理研讨会在武汉举行[J];物理;1992年05期 |
4 |
杨卫军,高克林,朱熙文,李交美,施磊,黄贵龙;一种新的离子阱射频共振检测方式[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1993年03期 |
5 |
罗学立,朱熙文,李交美,徐进林;Paul阱中共振吸收信号的劈裂现象研究[J];化学物理学报;1997年05期 |
6 |
徐进林,朱熙文,陈永泰,蔡永;离子阱中碳原子簇离子的碰撞反应[J];中国激光;1998年10期 |
7 |
冯芒,高克林,朱熙文;量子计算与超冷离子[J];物理;1998年10期 |
8 |
高克林,李交美,朱熙文;离子阱中低能多电荷离子的电荷转移研究[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1998年S1期 |
9 |
巨新,彭良强;在射频离子阱中存储介观尺度团簇的条件[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1998年S1期 |
10 |
冯芒,方细明,高克林,朱熙文,施磊;量子Grover搜索在离子阱中的实现方案[J];光子学报;1999年06期 |
11 |
冯芒,方细明,高克林,朱熙文;离子阱中实现两位量子搜寻的方案[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1999年02期 |
12 |
冯芒,朱熙文,方细明,高克林,施磊;离子阱中量子受控非门的操作误差的分析与提纯[J];光学学报;2000年04期 |
13 |
李交美,高克林,朱熙文;离子囚禁技术与射频共振吸收检测囚禁N_2~+离子[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00年04期 |
14 |
冯芒,高克林,朱熙文;两个囚禁离子的激光致冷[J];物理;2000年03期 |
15 |
冯芒,蒋玉蓉,高克林,朱熙文;量子离散Fourier变换在离子阱中的实现方案[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00年03期 |
16 |
王中结;在离子阱中应用Raman激发制备离子振动Fock态[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03年01期 |
17 |
邵辉丽,朱燕舞,李交美,高克林;线型离子阱中冷却离子所需高纯度氦气的渗透与实验[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04年02期 |
18 |
邬云文;海文华;;Paul阱中两个Bi~+共线的能量本征态性质[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06年03期 |
19 |
干耀国;唐林炜;张来亮;;利用离子阱制备与测量量子态[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
20 |
刘名扬;任晓斌;孙维谨;;Penning阱中离子运动及稳定性分析[J];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