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水型室温离子液体用于放射性核素萃取分离研究
【摘要】:利用疏水型室温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C4mim][PF_6])和1-辛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C_8mim][PF_6])为稀释剂,TBP为萃取剂,细致考察了从硝酸介质中萃取铀酰离子。研究结果表明,铀的萃取分配比随水相初始硝酸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由于[C_8mim][PF_6]疏水性较强,TBP在[C_8mim][PF_6]中对铀酰离子的萃取能力明显优于[C_4mim][PF_6]。并且初步考察了以4-叔丁基-2-(α-甲苄基)苯酚(t-BAMBP)为萃取剂,代替冠醚,以[C_4mim][PF_6]为稀释剂的萃取体系,对溶液中锶的萃取,结果表明,t-BAMBP/[C_4mim][PF_6]体系对锶具有良好的萃取效果,萃取率达到94.26%。
|
|
|
|
1 |
吴艳平;马步伟;卢维奇;许虹;;硫酸铵存在下碘化四丁基铵-乙醇体系萃取分离汞[J];化学世界;2007年11期 |
2 |
盖轲;;苯等离子体降解中间产物的萃取与分离[J];陇东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
3 |
常业谛,綦文弟,袁秀顺;石墨中微量镁的萃取光度测定[J];原子能科学技术;1965年12期 |
4 |
裘梅君
,钱建华;甲基异丁酮和异丙醚萃取分离铁[J];原子能科学技术;1982年04期 |
5 |
茅丽秋,吴卓智;萃取——反萃取分离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海水痕量的铜锌铅镉[J];交通环保;2003年04期 |
6 |
方明强,冯尚华;超临界二氧化碳技术与绿色化工过程[J];广东化工;2005年01期 |
7 |
邵媛;邓宇;;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其在萃取分离中的应用[J];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05年11期 |
8 |
李志军;杨东辉;陈金珠;吴苏琴;;超临界流体技术的应用及研究进展[J];化工生产与技术;2006年03期 |
9 |
张东军;帅行明;;超临界流体技术在绿色化工中的应用[J];上海化工;2007年07期 |
10 |
潘路;古国榜;;DBC从酸性溶液中萃取分离Pd(Ⅱ),P t(Ⅱ)的研究[J];黄金;2008年04期 |
11 |
牟婉君;杨玉清;;聚乙二醇-(NH_4)_2SO_4-结晶紫体系中铼的萃取性能研究[J];福建分析测试;2009年01期 |
12 |
陈姆妹;罗顺忠;钟文彬;;离子液体-中空纤维支撑液膜技术分离Cs/Mo研究[J];广州化工;2009年08期 |
13 |
周建国;陈培丽;李海明;;超临界流体技术在绿色化学化工中的应用[J];天津化工;2010年01期 |
14 |
毛雪华;刘代俊;张鹏;;不同类型萃取剂对盐酸介质中钛、铁的萃取分离性能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1年S1期 |
15 |
郑洪河,郝迷花,赵扬,张虎成,王键吉;天然石墨在室温离子液体电解液中的嵌脱锂性质[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
16 |
陈隆玉;;室温离子液体TBP/[Cnmim][PF_6]用于铀酰离子萃取的研究[J];铀矿冶;2010年03期 |
17 |
陶德宁;;萃取铀进入室温离子液体过程中的分离机制[J];铀矿冶;2008年02期 |
18 |
田鹏,杨家振,宋溪明,梁志德;室温离子液体FeCl_3-BPC体系的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7期 |
19 |
胡长柏;稀土化合物的萃取分离和深度纯化[J];铀矿冶;1992年03期 |
20 |
张亦飞;萃取法制备粉状大豆磷脂的研究[J];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1996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