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束辐照单晶硅的能量沉积与辐照效应
【摘要】:本文利用Monter-Carlo方法,模拟低能一维平面电子束在本征、不同掺杂类型、掺杂浓度下的单晶Si中能量沉积分布情况。采用电子顺磁共振(EPR)技术测量了(111)晶向、两种掺杂类型下的掺杂浓度分别为1×10~(15)cm~(-3)、1×10~(17)cm~(-3)的单晶硅片在一定电子注量下辐照前后缺陷顺磁吸收谱,比较了样品辐照前后缺陷顺磁中心强度的变化,并用X光电子能谱(XPS)对Si-SiO_2系统原子化学态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P型Si,N型Si、特别是高掺杂的N型Si,在低能电子一定注量下,界面区内易引起辐射感生缺陷,主要来自于键合于磷的非桥联氧对空穴的诱捕作用,表现为POHC中心明显的变化,P_(2P)芯能级谱突变。并根据理论和实验结果,对电子能量沉积、电离缺陷和辐照效应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
|
|
|
|
1 |
万俊生,景春元,陈达,王道华,蒋飞军,刘晶儒,赵柱民,赵学庆;反应堆核泵浦~3He-Ar-Xe气体激光腔内能量沉积数值模拟研究[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1年04期 |
2 |
刘海瑞,王正言,陈栋泉;电子束泵浦下KrF准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和能量沉积计算[J];中国核科技报告;1990年S4期 |
3 |
彭常贤,林鹏,唐玉志;电子束在材料中的能量沉积和热激波特性[J];计算物理;2003年01期 |
4 |
李华;;10—20MeV中子引起单粒子翻转能量沉积统计分析[J];高能物理与核物理;2006年12期 |
5 |
张纯祥;;微剂量学研究的进展[J];原子核物理评论;1993年01期 |
6 |
方美华;魏志勇;杨浩;程金星;;高能铁离子在水介质中核反应过程所导致的能量沉积[J];物理学报;2008年10期 |
7 |
朱森昌,常铁强;空腔靶激光能量沉积的数值模拟[J];强激光与粒子束;1989年02期 |
8 |
王晓莎,陈栋泉,王正言;质子束泵浦KrF~*准分子系统化学动力学研究和能量沉积计算[J];计算物理;1992年03期 |
9 |
沈姚崧,刘成安;核爆炸产物放射性衰变过程的研究[J];原子核物理评论;1998年02期 |
10 |
李华;;中子引起单粒子翻转过程中能量沉积统计分析[J];原子核物理评论;2006年01期 |
11 |
赵仲宏;电子束泵浦准分子激光器中的能量沉积问题[J];电子与信息学报;1979年01期 |
12 |
高耀明,;带电粒子在等离子体中的能量沉积[J];强激光与粒子束;1996年02期 |
13 |
陈世彬;;中子在硅中能量沉积的Monte Carlo模拟[J];西安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
14 |
周创志,马景龙,胡冰,龚;2 双向泵浦电子束在激光腔中能量沉积相对分布测量[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1995年00期 |
15 |
傅玉川,罗正明;关于电子在平行板空腔中能量沉积的比较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
16 |
宫野;张建红;王晓东;吴迪;刘金远;刘悦;王晓钢;马腾才;;强流脉冲离子束辐照双层靶能量沉积的数值模拟[J];物理学报;2008年08期 |
17 |
邱有恒;应阳君;王敏;陈行良;;光子电子能量沉积的快速MC模拟方法[J];核动力工程;2010年S2期 |
18 |
肖中银,王传珊,罗文芸;Monte Carlo模拟电子在球壳模型中的能量沉积分布[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
19 |
万俊生,赵柱民,陈立新,魏加祥,王道华,蒋金波,谌巍,程兆谷;盒式腔核泵浦激光理论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03年01期 |
20 |
王光昶;郑志坚;杨则金;陈涛;张婷;张建炜;;飞秒激光固体靶相互作用中超热电子的输运特性[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8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