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王莹王凯曲延涛马吉增  
【摘要】:本文介绍了基于CZT常温半导体的内照射活体测量装置的初步研究工作情况。采用多道谱仪等实验仪器,从内照射活体测量的适用性角度出发,对碲锌镉探测器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包括分辨率及其随电压的变化,效率及本底计数等。结果表明,探测器对Am—241的能量分辨率7%,估计由8个探测器构成的系统的Am-241的最小可探测活度约为40Bq。最终初步设计和制作了CZT探测器活体测量实验系统。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内照射防护[J];能源与节能;2011年03期
2 周永增;中国核学会辐射防护学会内照射辐射剂量估算与评价方法学术座谈会在杭州举行[J];辐射防护;1983年04期
3 魏秀本;什么是内照射指数和外照射指数[J];建筑工人;2005年02期
4 李树德;内照射累积有效剂量当量的近似估算方法[J];辐射防护;1984年01期
5 张少东,许加文,郭力生,郑文忠,唐明华,程昕;ICRP新呼吸道廓清模型的数学描述及计算机实现[J];辐射防护通讯;1995年06期
6 朱菁,施虹敏,张慧国,张美珏,李永飚;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银屑病 194 例报道[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7年10期
7 吴辉高;;居住环境与健康[J];江西建材;2007年01期
8 郭芙蓉,周舜元,周湘艳,董金婵;小鼠不同方式氚中毒的代谢比较[J];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1987年02期
9 何力华,乔海涛,王莹;个人剂量监测[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2004年00期
10 潘中允,吴北生,谷守七,梁仕田,杨永珍;心肌显像剂~(99m)Tc-TBI和~(201)Tl的内照射辐射吸收剂量的计算和比较[J];核技术;1988年01期
11 高起发;黄超云;;工作人员内照射个人监测——ICRP第78号出版物简介[J];核安全;2005年01期
12 朱寿彭,王六一;低剂量~(147)Pm内照射对精子DNA链修复的刺激效应[J];中国核科技报告;1992年00期
13 刘侃峰;张彩霞;;~(131)I-组胺-吲哚美辛对大鼠Lewis肺癌的SPECT显像及疗效观察[J];同位素;2010年03期
14 刘继周;JZ型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仪通过国家医药管理局注册[J];医疗装备;1995年08期
15 何力华,宋易阳,白家骧,李桂云;北京市放射工作人员内照射个人监测及剂量估算[J];辐射防护;1997年02期
16 王莹;曲延涛;王凯;马吉增;;基于碲锌镉探常温半导体测器阵列内照射活体测量系统的研制[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2010年00期
17 阪上正信;环境中的超铀元素[J];辐射防护;1990年02期
18 闫淑敏;法国核电站选择要在二氧化碳和超铀元素间抉择[J];国外核新闻;2001年01期
19 朱寿彭,王六一,栾美玲;内照射核素诱发免疫和遗传效应[J];中国核科技报告;1995年S2期
20 朱寿彭,王六一,栾美玲;内照射核素诱发免疫和遗传效应[J];中国核科技报告;1995年0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莹;王凯;曲延涛;马吉增;;CZT常温半导体内照射活体测量系统的初步研究[A];全国个人剂量监测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2 孟昭菊;王莹;何力华;;原子能院内照射α、β核素尿样测量技术[A];全国个人剂量监测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3 马骏;王建华;刘嵘;钱晟;陈颐;石洪成;顾宇参;;131I-美妥昔单抗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内照射吸收剂量估算[A];中华医学会第16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吕志勤;黄一宁;;低能量半导体激光鼻腔内照射对人体血液流变学影响的临床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5 陈正国;王自正;吴锦昌;刘增礼;唐军;;~(99)Tc~m-TRODAT-1内照射吸收剂量的计算及临床初步应用[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6 滕皋军;郭金和;;食道内照射支架的研制、动物实验及临床应用[A];全国非血管性与血管性介入新技术学术研讨大会(第二届介入放射学新技术提高班、第二届河南省肿瘤介入诊疗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4年
7 董其良;聂兰强;靳巍巍;;减少氚内照射的方法[A];全国职业照射个人剂量监测与评价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8 章英杰;冯孝贵;陈靖;梁俊福;;超铀元素在地下水中的溶解度计算及模型建立[A];首届核化学与放射化学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伊小伟;李冬梅;党海军;李梅;张海涛;;UTEVA萃取色层分离超铀元素的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现代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10 陈道桢;项静英;唐秋莎;;磁感应加热联合HSV-TK自杀基因及核素内照射联合治疗乳腺癌的实验研究[A];第四届长三角妇产科学术论坛暨浙江省2009年妇产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涂彧;~(32)P内照射脑胶质瘤的实验治疗研究[D];苏州大学;2002年
2 张军宁;内、外照射诱导DNA链断裂与修复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D];苏州大学;2001年
3 曲丽梅;青岛市区辐射环境质量评价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6年
4 崔凤梅;氡和晚期混合裂变产物遗传毒效应的比较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5 谷欣权;辐射抑制TURP术后再狭窄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6 章英杰;Pu在特定地质环境下的化学行为研究[D];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05年
7 谢添武;基于蒙特卡罗方法的大鼠辐射剂量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李晓燕;中国地下工程氡污染及其健康危害评价[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金和;食道内照射支架的研制、动物实验及临床应用[D];东南大学;2004年
2 王峰;内照射剂量的计算及临床初步应用[D];苏州大学;2001年
3 赵涛;放射性核素内照射和γ射线外照射诱发HPRT基因突变[D];苏州大学;2001年
4 崔凤梅;克隆法研究放射性核素内照射和γ射线外照射诱发HPRT基因突变[D];苏州大学;2003年
5 王晓东;经肝动脉灌注~(32)P—玻璃微球联合化疗栓塞治疗肝癌的临床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3年
6 卢建林;~(125)I-脱氧尿嘧啶核苷内照射膀胱癌的病理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7 高阳;核事故早期实时剂量评价方法仿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8 温广华;~(153)Sm-纳米羟基磷灰石的生物学性能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9 靳彩玲;放射性碘标记Annexin V进行体内凋亡显像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10 朱海军;土壤腐殖酸的提取及其对U、Eu和~(241)Am的吸附[D];四川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守勤;中大医院:食道同位素内照射支架成为科技部推广重点项目[N];中国医药报;2009年
2 记者  董映璧;德意科学家破解二氧化镎奇异磁性之谜[N];科技日报;2007年
3 ;指标解读[N];中国质量报;2004年
4 王敏;电离辐射的防护[N];中华合作时报;2003年
5 夏廷毅;重新认识肿瘤放射治疗的地位[N];健康报;2006年
6 周增雄;南京首创带“核”支架治疗晚期食道癌[N];医药经济报;2006年
7 郭立军;肺癌放射免疫治疗新药唯美生上市[N];科技日报;2007年
8 省第一人民医院放疗科 郑虹 副主任医师 杨珏 主任医师;走近肿瘤放射治疗[N];云南日报;2005年
9 记者 马艳玲;老人谨防“秋愁”伤身[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董映璧;国外核能发电政策走向[N];科技日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