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张天保,董玉兰;国产ST-401型塑料闪烁体定时分辨能力的研究[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1983年01期 |
2 |
姜云绯,袁慧君,梁文增,李翔;丙烯酸塑料闪烁体[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1991年01期 |
3 |
郑志鹏,祝玉灿,邵毓莺,孙汉生;国产快发光闪烁体ST1423性能的测试[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1986年02期 |
4 |
王金川,肖国青,郭忠言,詹文龙,徐治国,祁辉荣,陈志强,武丽杰,丁先利,徐瑚珊,孙志宇,李加兴,李琛,高辉,张力,王猛,胡正国,陈立新;RIBLL终端LASCAR闪烁体阵列探测器研制进展[J];原子核物理评论;2005年01期 |
5 |
崔晓林,李秀清;试论~(14)C测量中的闪烁溶液[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1987年03期 |
6 |
赵玉达;衡月昆;孙志嘉;吴金杰;杨桂安;王贻芳;;用γ放射源测量闪烁体衰减长度的研究[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07年06期 |
7 |
袁慧君;塑料闪烁体平均光衰减系数的测量[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1982年05期 |
8 |
蒋海音,王德武,刘建飞,吴忠华,谢亚宁,顾牡,陈玲燕;用北京同步辐射光源研究氟化物闪烁体的荧光时间衰减特性[J];高能物理与核物理;1996年12期 |
9 |
杨建伦,彭先觉,杨洪琼,杨高照,王立宗,钟耀华;薄膜和纤维塑料闪烁体中子能响特性的Monte Carlo数值计算[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04年04期 |
10 |
韦孟伏,张连平,魏彦波,齐红莲,吴伦强;Monte Carlo模拟韧致辐射光子穿透闪烁体的能量和通量分布[J];核技术;2004年07期 |
11 |
汲长松,纪裕盈,李学智,马树兰,王燕秀;用于中子—中子测井的多丝锂玻璃闪烁体[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1982年02期 |
12 |
赵长河;普及型放免γ计数器[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1987年06期 |
13 |
王宝林,刘凤玲;塑料闪烁体在中子辐照下发光特性的研究[J];核技术;1991年09期 |
14 |
梁齐;高启安;;闪烁体中光传输与收集研究进展[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1995年05期 |
15 |
周积壮;;FJ-367型通用闪烁检测器无信号输出故障修理[J];生命科学仪器;2006年01期 |
16 |
许暑生,岳意定;定向辐射取样和炮孔γ测量两用探测器的研究[J];铀矿冶;1984年01期 |
17 |
祁中,郭忠言,詹文龙,周建群,刘冠华,张万生,王金川,林源根,诸永泰,徐瑚珊,谢元祥;叠层塑料闪烁探测器望远镜[J];核技术;1997年06期 |
18 |
吴兴春;李如荣;彭太平;张建华;胡青元;唐登攀;;闪烁探测器中子相对光输出曲线标定技术[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06年06期 |
19 |
师德周,李若梅,曹玉瑛,王玉才,李仁德;XWYI型可携式α,β表面污染仪[J];辐射防护;1982年04期 |
20 |
贺智勇,杨永锋,戴光曦,刘国兴;位置灵敏塑料探测器阵列[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1989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