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章英杰,范显华,苏锡光,曾继述,王勇,周舵,刘德军,姚军;Pu在花岗岩中的吸附行为[J];核化学与放射化学;2005年03期 |
2 |
李春香;潘建明;刘燕;高捷;闫永胜;陈静;;凹凸棒石及其表面离子印迹聚合物对水溶液中Sr(Ⅱ)的吸附机制[J];硅酸盐学报;2009年10期 |
3 |
章英杰;范显华;苏锡光;曾继述;;Pu的吸附行为研究[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2005年00期 |
4 |
冯孝贵;章英杰;梁俊福;王建晨;陈靖;;镅的器壁吸附及其对扩散池实验的影响[J];原子能科学技术;2009年01期 |
5 |
江林根,黄燕;花岗岩对硒的吸附研究[J];辐射防护;1993年04期 |
6 |
王兴海;李辰砂;陈靖;;用碳纳米管从硝酸溶液中回收镅[J];核化学与放射化学;2005年04期 |
7 |
贯鸿志;张振涛;龙浩骑;王波;苏锡光;曾继述;;Am在花岗岩中的吸附行为[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2006年00期 |
8 |
陈靖,焦荣洲;镅与镧系元素分离研究的新进展[J];原子能科学技术;1998年05期 |
9 |
章英杰;冯孝贵;梁俊福;陈靖;苏锐;王驹;刘春立;;Am(Ⅲ)在花岗岩上的吸附行为[J];原子能科学技术;2009年03期 |
10 |
宋志君;丁有钱;张生栋;崔安智;杨志红;;~(90)Y在不同材料上的吸附性能研究[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2006年00期 |
11 |
张茂林;杨子谦;吴王锁;;Eu(Ⅲ)和Am(Ⅲ)在凹凸棒石上的吸附行为[J];核化学与放射化学;2008年02期 |
12 |
贯鸿志;周舵;龙浩骑;姚军;王波;姜涛;宋志鑫;;Am的胶体行为研究[J];核化学与放射化学;2011年02期 |
13 |
黄子林,赵沪根,胡景;DHDECMP-TBP-煤油协同萃取Am(Ⅲ)和Gd(Ⅲ)机理的研究[J];核化学与放射化学;1999年01期 |
14 |
张华,杨建文,李宝军,罗上庚;富烧绿石在模拟处置条件下的浸出行为研究[J];核化学与放射化学;2004年02期 |
15 |
章英杰;冯孝贵;梁俊福;陈靖;;地质环境中Am的化学行为研究进展[J];核科学与工程;2009年03期 |
16 |
闵茂中;;高放废物处置的地质介质选择[J];核科学与工程;1991年04期 |
17 |
李浩,王路珍,陈荣华;地下深部硐室的温度应力场[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
18 |
黄小红;陈永清;刘协春;李瑞雪;;PMBP萃取α能谱法测定大量钚中微量镅[J];核化学与放射化学;2010年02期 |
19 |
徐国庆;蒋桂玉;苏守田;;华南某铀矿田的成矿模式及其找矿意义[J];核科学与工程;1983年01期 |
20 |
王金明;易发成;;沸石对核素Sr~(2+)的吸附性能的实验研究[J];中国矿业;2006年0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