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核设施放射性流出物导出排放限值的讨论
【摘要】:本文简要描述了计算导出排放限值的方法,并结合秦山核电厂址气态流出物的排放情况,讨论了关于导出排放限值的几个问题。
|
|
|
|
1 |
范正平;鲁永杰;;核设施环境放射性本底调查质量控制[J];海军医学杂志;2005年04期 |
2 |
麻锦琳;;核设施辐射环境监测系统综述[J];核工程研究与设计;2008年04期 |
3 |
金花,岳清宇,王文海;核设施环境γ辐射连续监测系统研究[J];中国核科技报告;1996年S1期 |
4 |
杨世魁,刘晓斌,谢向东,毕秀珍;核设施流出物照射人体器官的当量剂量和有效剂量的计算[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1999年03期 |
5 |
Winfried koelzer;黄治俭;;核设施的环境监测[J];辐射防护通讯;1987年02期 |
6 |
艾大芝;核设施工业下水中放射性的监测与排放控制指标[J];中国环境监测;1990年05期 |
7 |
黄治俭;;核设施退役工程中的辐射监测和质量保证[J];辐射防护通讯;1992年03期 |
8 |
肖雪夫;2.6 核设施高架排入气态流出物的环境辐射剂量计算及实验验证[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1995年00期 |
9 |
金花,岳清宇,王文海;核设施环境的γ辐射连续监测系统研究[J];中国核科技报告;1996年00期 |
10 |
康慧;;国际核事件分级表(INES)及应用实例[J];电力勘测设计;2007年06期 |
11 |
秦苏云,周彩云,周子荣;某核设施周围地区环境生态学研究[J];中国核科技报告;1995年S2期 |
12 |
王莹;刘书田;孟昭菊;张红见;初泉丽;王仲文;侯术果;;生物监测在核设施环境污染趋势分析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2008年00期 |
13 |
杨昌跃;马卫东;秦斌;冒煦;孙全富;苏旭;;核设施及周围地区健康基线GIS的建立[J];中国辐射卫生;2011年01期 |
14 |
岳清宇,肖雪夫,金花;2.2 核设施环境连续监测[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1995年00期 |
15 |
施仲齐;对放射性物质释放越界影响的应急响应和双边协定[J];核科学与工程;1997年04期 |
16 |
谢向东,杨世魁,朱云平,郭勇;核设施流出物外照射下实用量与限值量关系的研究[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1999年06期 |
17 |
马稳林;曹建主;方栋;;核设施正常工况下液态放射性流出物环境影响评价模型简介及应用举例[J];辐射防护;2008年02期 |
18 |
袁之伦;赵善桂;;关于核设施流出物监测和环境监测中存在问题的探讨[J];核安全;2010年03期 |
19 |
靳香林;;美国全国本底辐射水平的测量结果[J];世界核地质科学;1984年01期 |
20 |
方栋,李红;核设施正常工况下放射性气态流出物对公众影响评价的现状与建议[J];辐射防护;2000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