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双辊铸轧工艺过程的特点决定了铸轧薄带组织的不均匀性,为了研究这种不均匀性在后续冲压过程中的变化及影响,对铸轧镁板进行了冲压实验,并通过对铸轧镁合金薄板采用预变形处理,减小这种组织不均匀性带来的不利影响。通过微观组织观察发现,预变形处理后镁板微观组织结构得到了细化,组织不均匀性程度减小。冲压实验结果表明,预变形处理减小了这种组织不均匀性对冲压性能的不利影响,深冲性能获得很大提高,在160℃拉深时已经可以获得LDR=2.26的完整杯形件,这已经与经过轧制的镁板的深冲值相接近。
|
|
|
|
1 |
吴敦胜;;半固态镁合金连续铸轧技术[J];世界有色金属;2010年04期 |
2 |
王艳春;耿茂鹏;张莹;张颂阳;谢水生;崔宇轩;;双辊铸轧AZ91D半固态镁合金板带试验研究[J];铸造技术;2006年02期 |
3 |
张颂阳;耿茂鹏;谢水生;周新民;张莹;王艳春;;镁合金成形技术研究进展[J];热加工工艺(铸锻版);2006年04期 |
4 |
张志勤;何立波;高真凤;秦子然;;镁合金及其板带铸轧生产研发现状[J];冶金信息导刊;2009年03期 |
5 |
张颂阳;耿茂鹏;谢水生;周新民;张莹;王艳春;;半固态铸轧成形技术的最新研究[J];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2006年04期 |
6 |
李懋廉;王洪琴;贾淑芝;申明阳;;铝—镁合金膜的制备及性质、结构的研究[J];光学精密工程;1986年02期 |
7 |
关学丰;;当代镁合金的发展情况[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1987年04期 |
8 |
;一种新的镁合金AE42×1[J];轻合金加工技术;1992年07期 |
9 |
李玉兰,刘江,彭晓东;镁合金压铸件在汽车上的应用[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1999年S1期 |
10 |
文斯雄;镁合金零件局部的抗蚀保护[J];电镀与精饰;1999年05期 |
11 |
;富来远东公司组织镁合金压铸考察团赴德国考察镁合金压铸技术及设备[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01年01期 |
12 |
;高强度镁合金[J];有色冶金节能;2001年03期 |
13 |
;新技术与成果[J];中国金属通报;2001年18期 |
14 |
李宝东,申泽骥;镁合金铸件表面处理技术现状[J];材料保护;2002年04期 |
15 |
王家弟,王业双,卢晨,丁文江;压铸镁合金选择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3年02期 |
16 |
李锋,林立,童晓旻,刘正,陈立佳;镁合金及其复合材料超塑性的研究现状[J];铸造;2003年07期 |
17 |
何积铨,王湛,张巍,姜佳男,杨振波,李久青;模拟大气环境中加速镁合金电偶腐蚀的研究[J];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2004年03期 |
18 |
阎蕴琪;快速凝固镁合金的研发动态[J];稀有金属快报;2004年05期 |
19 |
田政,宋波,刘勇兵;AM系镁合金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与发展[J];汽车工艺与材料;2004年07期 |
20 |
徐关庆,赵晓宏,付蓉,高宏伟;镁合金汽车零件表面处理技术研究[J];汽车工艺与材料;2004年07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