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Ni钢焊接热影响区的物理模拟研究
【摘要】:本文采用焊接热模拟技术和现代物理测试方法,系统研究了9%Ni钢焊接热影响区的低温韧性及其组织特征,探讨了不同峰值温度(Tp)、冷却时间(t8/5)以及热循环次数对其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规律,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热模拟冲击试件断口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模拟单道焊热影响区中,当热循环峰值温度为700℃时,低温韧性最好, 模拟粗晶区(峰值温度为1350℃)的组织为粗大的板条马氏体和块状残余奥氏体,低温韧性较差;当冷却时间t8/5大于20s时,模拟单道焊热影响区的低温韧性和金相组织的变化较大, 尤其是当峰值温度为900℃时,出现了明显的脆化现象。所以在实际焊接时,应使t8/5小于 20s,即控制焊接热输入小于9.3kJ/cm,可以获得低温韧性良好的焊接热影响区组织。模拟多道焊热影响区研究结果表明,两道焊的临界粗晶区和亚临界粗晶区出现了明显的脆化现象, 临界粗晶区还出现了软化现象,因此在实际焊接时应注意避免出现这种受热区域;随着热循环次数的增加,焊接热影响区中的脆性区和软化区逐渐消除,低温韧性显著提高,所以9%Ni 钢的焊接宜采用多层多道焊。本文通过对9%Ni钢焊接热影响区的物理模拟研究,为9%Ni 钢的实际焊接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正确制定焊接工艺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
|
|
1 |
赵时璐;李友;;P460NL1钢焊接热影响区再热脆化的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6年02期 |
2 |
吕统全;王勇;占焕校;;X80管线钢焊接热影响区的二次脆化研究[J];焊管;2007年04期 |
3 |
郑英杰;薛东妹;柴锋;;大线能量焊接DH36钢焊接热影响区组织与性能研究[J];上海金属;2010年02期 |
4 |
杜挽生;赵琳;田志凌;彭云;夏明生;;高氮奥氏体不锈钢1Cr22Mn15N热影响区组织特征[J];焊接学报;2007年07期 |
5 |
王国平;陈学东;王冰;;超低碳9Ni钢焊接接头低温韧性[J];焊接学报;2008年03期 |
6 |
严春妍;李午申;薛振奎;白世武;冯斌;;焊接工艺参数对9%Ni钢热影响区低温韧性的影响[J];焊接学报;2008年10期 |
7 |
夏佃秀;尚成嘉;孙卫华;侯东华;陈晔;;低合金高强钢大热输入焊接热影响区组织性能[J];焊接学报;2011年04期 |
8 |
尹长华;张峰;;LNG储罐用9%Ni钢焊接性研究[J];焊管;2010年08期 |
9 |
夏佃秀;尚成嘉;侯东华;孙浩;李兴芳;;石油储罐钢焊接热影响区模拟研究[J];材料工程;2011年04期 |
10 |
陈翠欣,李午申,王庆鹏,冯斌,刘方明,薛振奎;X80管线钢焊接粗晶区的组织和性能[J];焊接学报;2005年06期 |
11 |
李友,杨成刚,李强;P460NL1钢制球罐焊后消除应力退火工艺研究[J];金属热处理;2002年02期 |
12 |
李友,李强,王嘉麟;P460NL1钢的焊接热影响区粗晶区组织和性能[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
13 |
谭伟,徐滨士,韩文政,冯少武,冯建林,钟群鹏;22SiMn2TiB超高强度钢焊接热影响区抗CI~-腐蚀性能[J];金属学报;2004年02期 |
14 |
徐权,梅东生,冉晓枫;钒对高强钢轨钢可焊性的影响[J];钢铁钒钛;1999年03期 |
15 |
贾坤宁;高彩茹;杜林秀;王国栋;刘相华;;焊接热循环对微钙钢组织性能的影响[J];钢铁研究;2007年02期 |
16 |
陈延清;王敬礼;张飞虎;董现春;张永强;杜则裕;;高强度船体用钢焊接连续冷却转变曲线的测定[J];焊接;2008年06期 |
17 |
张建勋;李为卫;李庆琰;刘亚旭;;2205双相不锈钢焊接热影响区热模拟组织与冲击韧性[J];焊管;2006年05期 |
18 |
周中喜;王锐;张晖;何宜柱;;-70℃用压力容器钢焊接热影响区组织与韧性研究[J];热加工工艺;2010年15期 |
19 |
冯斌;刘宇;刘方明;;X70级管线钢焊接热裂纹模拟研究[J];焊管;2009年01期 |
20 |
吴军;王新洪;邹增大;;ASTMA213-T92钢焊接热影响区的微观组织[J];焊接学报;2011年10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