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胡乃军邹贵生王延军吴爱萍王实敏王庆易汉平宗军宋秀华董宁波韩征和史锴  
【摘要】:研究了热和力作用对Bi系61芯超导成品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780~835℃热循环过程中超导芯的2223相会分解,导致超导电性下降;60h热循环时,温度为800~820℃时临界电流损失少。热循环对强度影响不明显。800℃热循环时,超导电性损失程度随保温时间延长而增大。热循环过程中适当加压将提高带材的致密性,临界电流损失程度减少。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唐伟国;磁超导体[J];大学物理;1984年10期
2 罗棨光,王荣耀;元素超导电性的新判据[J];物理学报;1987年03期
3 顾君吉;周栓虎;聶圣哲;;超导电性的定量结—性能关联(QSPC)和预计——Ⅵ镧系Chevrel相化合物超导电性的QSPC[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2期
4 韩谷昌,王玉贵;热处理条件及Gd替代对Nd_(1.85)Ce_(0.15)CuO_(4-y)超导电性的影响[J];低温物理学报;1993年03期
5 崔雅静;陈永亮;王法社;李璟;张勇;赵勇;;熔盐法制备Ba_(1-x)K_xBiO_3超导体及Ba_(0.6)K_(0.4)BiO_3的稳定性(英文)[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9年04期
6 徐龙道,陈宏;横向磁场中超导圆柱体的表面超导电性[J];低温物理学报;1986年04期
7 刘兵;;超导电性微观理论的发展(1935-1957)[J];自然科学史研究;1986年01期
8 崔长庚,何业冶,郭树权,李山林,陈烈,刘绵湘,陈立泉;稳定的Sr-La-Cu-O化合物在流体静压下的超导电性[J];低温物理学报;1987年03期
9 张涛;孙爱民;朱海滨;王顺青;黄国海;李彦炜;陈团结;;价层轨道平均能与掺杂二硼化镁体系超导电性的关系[J];低温与超导;2007年02期
10 薛运才;陈镇平;薛人中;刘德伟;李涛;;锶掺杂钡位对YBCO晶体结构和超导电性的影响[J];物理实验;2007年10期
11 张涛;孙爱民;王顺青;黄国海;;价电子能量/能级拓扑指数与MgB_2体系超导电性的关系[J];低温与超导;2007年05期
12 薛运才;薛文忠;李涛;陈镇平;;YBa_(2-x)Ca_xCu_3O_(7-δ)晶体结构和超导电性的研究[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13 薛运才;陈镇平;薛人中;李涛;刘德伟;;锶镁掺杂钡位对Y-123超导性能和晶体结构的影响比较[J];低温物理学报;2008年01期
14 申小海;乔海军;;金属小粒子的超导电性[J];甘肃科技;2008年11期
15 朱军;王忠明;;例谈超导体的特性及其应用——纪念超导现象发现100周年[J];物理教学探讨;2010年11期
16 杨碚芳,蔡维理,韩念慈,吴梅清,陈金松,乐德芬,张裕恒;Y_(3-x)Ba_xCu_2O_(7-y)体系的物相与超导电性[J];低温物理学报;1987年03期
17 赵勇,诸葛向彬,何业冶;Zn取代Cu抑制YBa_2Cu_3O_(7-y)超导电性的机理研究[J];物理学报;1993年06期
18 何小兵;;昂内斯和超导电性的发现[J];物理教师;2005年12期
19 任之;刘松;曹光旱;;Na_(0.15)(H_3O)_(0.2)CoO_2·wH_2O的超导电性[J];低温物理学报;2005年S1期
20 胡保付;王艳文;;La_(2-x)Ba_xCuO_4超导体的PAT研究[J];低温物理学报;2005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乃军;邹贵生;王延军;吴爱萍;王实敏;王庆;易汉平;宗军;宋秀华;董宁波;韩征和;史锴;;热和力作用对多芯Bi系超导成品带材性能的影响[A];2005年全国计算材料、模拟与图像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邹贵生;胡乃军;王延军;吴爱萍;谢二虎;白海林;易汉平;宗军;宋秀华;董宁波;韩征和;史锴;;BSCCO多芯带材高温加压扩散连接与界面[A];2005年全国计算材料、模拟与图像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许勤论;陈兆甲;彭定坤;;制备方法在掺杂陶瓷样品超导电性上的作用[A];首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2年
4 阳宗全;厉忠润;花凌;姜明;王永忠;乔桂文;;高温超导材料YBa_(2+x)Cu_3O_(7-x)的超导电性研究[A];第二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5 杜家驹;姜建义;尹华清;王翔;王迎枫;;BiSrCaCuO和YBa_2Cu_3O_(7-δ)的声频内耗、杨氏模量与超导电性[A];内耗与超声衰减——第二次全国固体内耗与超声衰减学术会议论文集[C];1988年
6 杨丽;范成高;李方华;;掺镧铅铋酸钡的电子衍射和x射线能谱分析[A];第五次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1988年
7 金新;卢定伟;俞力;;20世纪低温物理发展给新世纪低温工程带来的机遇与挑战[A];江苏省制冷学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0年
8 曹世勋;李领伟;张金仓;;磁性离子Fe、Co和Ni掺杂的YBCO系列高温超导体的正电子实验研究[A];第九届全国正电子谱学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陈镇平;王春梅;薛运才;薛人中;李涛;胡义斌;袁晓辉;;Gd/Eu替代浓度对Y_(1-x)R_xBa_2Cu_3O_(7-δ)(R=Gd,Eu)体系局域电子密度和超导电性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正电子湮没谱学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张明生;尹真;;高温氧化物超导体的结构相变和铁电性[A];中国物理学会光散射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暨第六届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199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永亮;R_EFeAsO中的超导电性和R_ECoAsO的磁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2 夏庆林;新型超导材料的制备、超导电性及电子结构和弹性性质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3 涂清云;化学氧化La-214体系的超导电性及相关物性的实验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张立军;高压下几种材料中声子及电子—声子耦合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徐瑛;硼化钇和碘化铯高压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杨烨;MgB_2钉扎性能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7 张志涛;铁硫族超导体超导电性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8 张华荣;新型MgB_2系列超导体的超导电性与微结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9 储旺盛;T-EXAFS研究过渡金属二硼化物的晶格动力学行为及其同位素效应[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10 吴刚;铁基高温超导体和过渡金属二硫化物新材料的合成和输运性质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丽娜;关联电子材料中的超导电性与磁性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2 曾小金;镧基214铜氧化物超导体的压力和应力效应[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3 刘恒伟;碳锌双掺杂MgB_2超导电性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马金元;铝掺杂对MgB2超导电性的影响[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贾风江;基于铁砷的122体系高压下的结构和超导电性[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6 李达;新型BC_3结构与超导电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马耀通;拓扑指数法探究掺杂YBCO、MgB2及铁基砷化物超导电性关系[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祖娟;Fe_(1.05-x)Cu_xSe_(0.5)Te_(0.5)系统的Cu替代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周杰俤;高临界电流密度的MgB_2块材掺杂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10 张霞;Van Hove奇异性、非电声作用与HgBa_2Ca_(n-1)Cu_nO_(2n+2+δ)(n=1,2,3)系统的超导电性[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惠群;日本发现二硼化镁有超导电性[N];科技日报;2001年
2 吴长锋;我科学家首次突破“麦克米兰极限”[N];科技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江世亮;超导:充满挑战与发现[N];文汇报;2011年
4 赵永新;我国新高温超导体研究步入世界最前沿[N];人民日报;2008年
5 齐芳;新超导体研究国际领先[N];光明日报;2008年
6 孙闻;新超导体将中国科学家推到最前沿[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7 黄橙;陈仙辉:开创超导研究“超速度”[N];科技日报;2008年
8 记者  毛黎;压力和氧原子同位素替代均能改变超导特性[N];科技日报;2007年
9 记者 李凝曹丙利;我研制出新型超导材料[N];科技日报;2008年
10 李陈续;高温超导研究领域获突破[N];光明日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